第474章 473.十六字诀
emsp; 刘钰屯田政策的成功也在于关中经的战乱太多,已打得残破不堪,洛阳周边的屯田也很成功,因为洛阳也是长期处于战乱之中,所谓先破而后立。
不过刘秀依然决定扩大屯田范围,多多少少总能有些成果,能维持他这艘大船继续前行。
第二天,刘秀下旨郡县开仓赈灾,朝野之内顿时颂声四起。
刘秀下令裁减宫中用度,降低皇室的饮食标准,阴皇后则摘下了贵重的首饰,换上了粗布衣服,带人在宫中纺纱织布。
大司徒邓禹上书捐献出了半年的俸禄,表示今年他只领半俸。他位列三公,名义俸禄为万石,其实是个虚数,实际为每年四千二百石,半年俸禄两千一百石。
皇帝对此大加赞赏,并“号召”大臣们向他看齐,于是这些大臣们或自愿或不情愿地跟进,官员们只能拿一半工资了。
入粟拜爵制度也得到了改进,入粟之人明显增多。不久之后,全国开始了严打行动,揪出了许多不法分子,以大户人家子弟为主,让广大被欺压的百姓拍手称快。
流民成群结队去领朝廷救济粮,感谢皇帝的恩德,庆幸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在高峻的太行山中,大批的流民却不肯出山就食,因为他们在山中过得相当滋润,看不上朝廷发的那几粒米。
有一个流民头目叫常子都,他的原名并不是这个,因为崇拜东海流民首领力子都,故此将名字改成了子都。
此时他正在一个木屋中,与一帮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常子都豪饮一碗酒,将碗向木桌上一放,大声道:“兄弟们,咱们打了几年的仗,一直是被官兵追着屁股打,连吃口饱饭都难,这都是因为咱们不用脑子,打仗就是胡来。如今我才总算是打出点了门道,这都要感谢皇帝陛下,感谢杜太守,他们给我老常开了窍,如今我可记住了,咱们打的这是游击战,要遵守这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不过刘秀依然决定扩大屯田范围,多多少少总能有些成果,能维持他这艘大船继续前行。
第二天,刘秀下旨郡县开仓赈灾,朝野之内顿时颂声四起。
刘秀下令裁减宫中用度,降低皇室的饮食标准,阴皇后则摘下了贵重的首饰,换上了粗布衣服,带人在宫中纺纱织布。
大司徒邓禹上书捐献出了半年的俸禄,表示今年他只领半俸。他位列三公,名义俸禄为万石,其实是个虚数,实际为每年四千二百石,半年俸禄两千一百石。
皇帝对此大加赞赏,并“号召”大臣们向他看齐,于是这些大臣们或自愿或不情愿地跟进,官员们只能拿一半工资了。
入粟拜爵制度也得到了改进,入粟之人明显增多。不久之后,全国开始了严打行动,揪出了许多不法分子,以大户人家子弟为主,让广大被欺压的百姓拍手称快。
流民成群结队去领朝廷救济粮,感谢皇帝的恩德,庆幸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在高峻的太行山中,大批的流民却不肯出山就食,因为他们在山中过得相当滋润,看不上朝廷发的那几粒米。
有一个流民头目叫常子都,他的原名并不是这个,因为崇拜东海流民首领力子都,故此将名字改成了子都。
此时他正在一个木屋中,与一帮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常子都豪饮一碗酒,将碗向木桌上一放,大声道:“兄弟们,咱们打了几年的仗,一直是被官兵追着屁股打,连吃口饱饭都难,这都是因为咱们不用脑子,打仗就是胡来。如今我才总算是打出点了门道,这都要感谢皇帝陛下,感谢杜太守,他们给我老常开了窍,如今我可记住了,咱们打的这是游击战,要遵守这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