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423.上谷大佬
主要是南阳人。

  他几乎是任人唯亲,按家乡任人。比如贾复这个南阳人孤身来投,刘秀一见,非常认可,不顾他寸功未立的事实,立即任命其为破虏将军,引起诸将的不满,但刘秀坚持不改任。称帝之后,立即拜贾复为负责保卫京城安全的“执金吾”。

  而另一个贴身保卫皇帝的位子“卫尉”,刘秀则交给了另一个南阳人,他的妹夫李通。每次刘秀亲征,都把京城老巢交给李通守卫,这是超乎寻常的信任。

  西汉时,执金吾掌北军,卫尉掌南军,执金吾主京城防务,卫尉主宫门和宫内,两者相为表里。从这可以看出,刘秀把自己贴身的安保全都交给了南阳人。

  河北大佬们实力强劲儿,刘秀要倚靠他们,不能不予以重用,但是他最信任的还是南阳集团,也着力培养南阳集团。他发一半的精兵给邓禹,令其西进关中,就是希望邓禹能壮大起来,成为除了河北派之外支撑他帝业的另一条腿,没想到邓禹不争气,惨败收场,灰溜溜地回来。

  河北派实力最强劲的大佬,刘扬被杀,彭宠被灭,只有耿况独存。当然还有刘植、耿纯等人,实力比这三位还是差了一些。

  刘秀对耿况放心吗?不放心!

  就算耿弇一厢情愿,愿意为刘秀付出所有,他也无法得到刘秀的全部真心,不能进入皇帝身边的核心小圈子,不能成为他最信任的人。

  刘秀等不到耿况再次懂事儿地送儿子过来,就要下旨直接召耿况入洛阳养老,逼着耿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怀抱,别再留什么余地了,老子不放心你!

  第一大心腹邓禹出手阻止了,邓禹说道:“非其时也。耿弇重兵在外,代郡紧临上谷,随时可联结一片。耿国今在洛阳,生死操于放牛皇帝之手。若对耿况逼迫过甚,恐会生变。”

  这是君臣两人的私密对话,邓禹说得很直白,耿弇率军在紧临上谷的代郡,耿国被俘,你手里一点倚仗都没有,怎么敢搞解人兵权的事呢?你逼得紧了,耿家的行为就不可测了。

  刘秀接受了意见,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弃努力,他没有召耿况入京,允许他继续在上谷做土皇帝,但是他下旨,征耿况之子耿舒为黄门侍郎,让他即刻来邯郸上任。

  懂事儿点,赶紧再把儿子送来!

  耿况接旨之后,和儿子们商量,耿舒道:“兄长大军在外,父亲坐镇上谷,三弟洛阳被俘,陛下心中不安,欲以儿为质邯郸,本不应推辞。不过父亲年纪大了,弟弟们还小,父亲身边没个得力的人襄助,儿子有些担心。”

  做人质这活有利有弊,利就是可以早去皇帝身边,未来前途可期,弊就是家族一旦和皇帝闹分手,人质就是第一个挨刀的。

  本来刘秀稳稳的,耿家兄弟大概都想早早去邯郸发展,可是洛阳大败之后,刘钰在洛阳周边以破竹之势拿下颍川和南阳,又进兵河内,进逼建武汉的核心地带。刘秀告急,大家信心动摇,从耿况不再主动向邯郸送儿子就看出来了。

  耿况是耿氏家族的掌舵人,一个真正的幕后大佬,他走的每一步都关系到家族命运,迄今为止,他的每一步都走对了。如今他装糊涂不再送人质,他的儿子耿舒揣测父亲的意思,有些不想去邯郸了。

  五儿子耿举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人小脾气大,当即说道:“耿家的地位不是陛下给的,反倒是陛下依靠耿家成事。三兄已去陛下身边,却被丢在了洛阳,陛下既然不以耿家人为重,为何还要送兄长前去?难道我们耿家儿郎就要一个个地送去给皇帝做人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