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392.一定要辞
/>   郭敬赶来的途中正遇到郡丞的队伍,八百骑兵一齐前冲,立时就把三千郡兵冲垮了,郡丞被杀,郡兵逃散。

  诸豪强见他如此威武,都忙着上来见礼,将保全郭氏的功劳大说特说了一遍。此时郭弘彻底放了心,立刻开坞门迎了出来。

  郭弘指着郭敬道:“这是我的侄儿,大汉校尉轘辕侯郭敬,刚刚三十而立的年纪,便以军功封侯,实我郭氏千里驹也!”

  郭敬作为郭氏旁枝,从小不被重视,又因其父早亡,兄弟俩只好依附大宗为生,此时郭弘对他如此亲热,意思是把他看成是郭氏的倚仗,让郭敬感慨万千。

  众豪门听说郭敬封侯,都吃了一惊,列侯之位最是难得,非有大功者不可得。颍川一郡自汉初的留侯张良以来,两百年了,一共也没出几个列侯,此次郭氏出了一个,眼看郭氏日后要从一乡一县之豪上升为一郡之豪,他们都想趁着这机会拍拍马屁,拉拉关系。

  郭敬如今俨然成了郭氏的宗长,他说道:“今日本该好好地招待诸位高邻,奈何军务在身,不能尽礼。十万汉军已过轘辕岭,旦日即至,来歙困守孤城,妄图负隅顽抗。请诸位速速回去,集结兵马,明日都来此处,随我扫荡余寇!诸位对郭氏的大恩,我郭氏没齿难忘,诸位若能再立大功,郭某必当代奏朝廷,为诸位请功!以陛下的慷慨大度,少不了各位的封赏!”

  从郭敬的封侯来看,放牛皇帝确实足够慷慨,豪强们都有些心痒,跃跃欲试起来。

  送走了众人,郭弘挽着郭敬的手进入坞壁。

  对于郭敬的崛起,郭弘又喜又忧,郭敬位居高位,可以使郭氏在郡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有利于郭氏提高郡望,总体来说对郭氏有益。但是在宗族内部,郭敬有可能取代大宗的地位,成为郭氏的实际领袖。

  因为来歙并没有败退,阳翟还在他的手中,两汉在颍川郡胜负未分,完全没到庆祝的时候。郭敬根本不敢放松,他没有时间与族人寒暄,而是匆匆布置守卫,防备可能发生的变化,又派出斥侯出去打探敌情,迎接后续的王虎军队。

  好不容易忙完了,与郭躬共坐,郭躬忽道:“兄长此番封侯,很是不妥!”

  郭敬吃了一惊,他知道郭躬是有本事的人,看事情眼光独到,比其父亲更高一筹,他这么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郭躬又道:“自来封侯都是经百战立大功而得,兄长虽有大功于朝廷,其功不至于封侯,此所谓功不配位。”

  郭敬想了想,穆弘随自己一道封侯,他可是跟着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的人,跟他相比,自己这个列侯确实来得容易了些。

  郭躬又道:“封侯,是陛下对功臣的赏赐和恩典。可此番兄长封侯,是以献关为要胁,要真说起来,其实是在逼迫皇帝。因此,兄长虽得封侯,皇帝却于兄长无恩,你与陛下只是做了个交易。”

  他摆了摆手止住了正要争辩的郭敬,又道:“不管是兄长主动,还是穆将军主动为兄长求封,别人都会这么看,都会说皇帝陛下被迫封兄长为列侯。若是陛下自己也这么想,心中自然是难受的。兄长,只为你让皇帝陛下难受,这事儿还不让人觉得心惊吗?”

  郭敬脑门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他说道:“仲孙,你有什么好主意,快点救救为兄。”

  郭躬道:“兄长应立即上书辞爵,越快越好。”

  郭敬有些迟疑,这砸到脑袋上的侯爵,放谁身上也舍不得辞。

  郭躬道:“兄长若是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