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合您的要求?”

  太妃听孙儿这样问,笑了笑道:“世间之事哪里有万全的把握。不过是衡量得失后才选了最周全的那个。我对萦丫头是有些偏爱,一来是我与她祖母自闺中时就有交情,二来却是这丫头自身的好处。这孩子自小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你别看她整日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实则谁好谁不好她心里都明白着呢。这几年长大了,我瞧着是越发内秀了。难得的是这孩子聪慧敏达,却不自傲,行事也是修身自洁,从不掐尖好强。”

  老太妃说着想起什么就笑起来了,道:“不说旁的,只前两日宋府送来的那几瓶子花露,便是这孩子自己做出来的。你瞧瞧,自大食进贡以来,多少年了京里多的是人家想打这花露的主意,偏只这孩子做成了。可见其机敏聪慧。”她说着又道:“你们男子总以为这是小节,可于内眷来说这才是最合适的智慧。内宅妇人不能干涉朝堂之事,可在这些风雅之事上扬名却是好事,既能显出自家门风底蕴,又能借此交好朝中官眷辅佐夫婿。”

  齐灏点头道:“祖母说的是。”

  太妃瞧着孙儿确实将自己的话听进心里去了,心里甚是欣慰。但想起今儿早上的事情心里却是有些不痛快。

  第38章 肃王妃    早晨王妃苏氏过来给太妃请……

  早晨王妃苏氏过来给太妃请安, 太妃本想与她商量去宋府下定的事情。

  苏氏虽是继室,但也是正经的肃王府主母,此事该是由她操持才不失礼。

  却不想苏氏今儿竟是一改往日在太妃跟前的低眉顺眼, 变得有主有见起来。有主意倒还罢了, 只是那话里话外都是说宋家门楣太低,与宋家的婚事他们王府不该表现的太过殷勤, 该是宋家主动上门才行。

  太妃一听她这小家子气的话,瞬间被气了个倒仰, 便用一句“当年你嫁进王府做继室可是苏家的老爷主动贴上来的不成”将她堵了回去。

  苏氏嫁进王府这些年, 最大的心病便是她们苏家的根基太低, 配不上王府的门第。如今被婆婆当面讽刺, 瞬间涨红了脸。只是想起昨日娘家母亲教她的那些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她不想将来被儿媳压一头, 只能从现在起就硬气起来。

  太妃怼过一句,不想再与她攀缠,只接着说起过几日请了谁做媒人去宋府下定的事。

  苏氏从婆婆手里接了礼单, 翻看几页见上面的东西无一不贵重精奇,心里虽不舒服倒还能忍耐, 只是在礼单的最后面瞧见写着一对滢心镯时, 积攒在心里的气就不由在脸上带出来了。

  这对滢心镯是前王妃戴过的旧物, 不过不是从娘家带来的陪嫁, 而是当年嫁进王府时太妃传下来的。

  说起来, 这镯子还有一段来历, 还是如今的肃王的曾祖那一代, 圣上给当时的肃王妃的赏赐。

  当然,像他们这样的王府宗亲,只要家里的子孙不是太不成器, 一般家里总有几件御赐之物。更何况当年的肃王妃可是圣上的嫡亲儿媳。

  不过这对滢心镯却与寻常赏赐不同,是当时的肃王妃随夫征战沙场归来后,圣上当着满朝的文武大臣的面钦赐给肃王妃的。还亲口赞了她一句:宜家宜室,乃世间良媳典范。

  滢,乃是清澈之意,滢心便寓意着夫妻相和,能彼此信托。

  从这之后,这对镯子便成了历代肃王府的当家主母象征之物,传至当代已是第三代。

  如此意义非凡的一对镯子,苏氏想了这么些年也未曾见过,可现在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当做下定礼送去给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