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
  守门口的侍卫检查过后,就把他放进来了。

  考官抬头,先是问了两句:“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年龄几何?”

  “我叫墨小雨,家住城西狗尾巷,今年有十七岁了。”年轻人紧张得差点被口水呛住了,他怕这考官不信他,还加了一句,“我,我家是墨子的传人,我也懂得一些……”

  说话的声音轻飘飘的,显然没什么底气。

  墨小雨偷偷地打量着考官的神色,既希望这儿录取他当匠人,又怕自己不能胜任,被打出来了。他姓墨,据说和那位老祖宗是有血缘关系的。可传到他祖父那一辈,好多技艺和书籍已经在战火中被遗失,更何况他祖父死得早,他耶耶也没学会多少。

  换句话来说,他这个当孙子的也没懂许多,光是顶着个“墨子后人”的名头罢了。邻里间有些坏了的家什,他能修一修,孩童爱玩的鲁班锁,他也能造。他给家里的厨房改造了一个炉子,能节省些柴火,一气烧三口锅……

  再多的,他就不会了。

  这么一想,墨小雨越来越心虚,就当他张嘴想要主动退出时,他瞧见面前的考官对他微微一笑,说道:“会有人领着你去后头的,等会儿见到老爷,要实话实说,别弄虚作假。”

  “好嘞,谢谢这位大哥,谢谢。”墨小雨悄悄地摸了额头上的汗,下一关还不知道会问什么呢。

  有高大健壮的侍从领着他,去到一处大园子里。园子里种了些蔷薇花和爬山虎,景致更美了,可这会儿路过的人无心欣赏。墨小雨被带到一个亭子前,那儿坐着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男人,发冠上还镶着白玉,应该就是掌权的人吧。

  年轻人不是傻子,“砰砰砰”就磕了几个头。他对情况不大了解,怕说多错多,但磕个头总没错的。

  那人一脸坦然地受了他礼,开口了:“起来吧,你会什么真本事,都说说。”

  “我会做案几椅子,大衣橱和大床其他家什都能造。”墨小雨尽力把话说得清楚响亮,可眼前的人似乎都不大感兴趣,想了想,他又破罐破摔地把厨房的事儿讲出来。

  “我改造了家里的灶眼和烟道,这样可以省柴,却能同时烧三个炉子。我还设了个装置,能留点温度,早上不开火也能用上热水了,要不是砖不够,我能把烟道通向房间里,这样处处都能热饭了……”

  常言道“君子远庖厨”,体面人哪儿管灶上的事儿。墨小雨心知这一点,他说着就低下了头,没有留意到李渊越发惊喜的眼神。

  这种会摆弄火和炉灶的人,正是改造高温煤炉所需要的人才!

  和之前不感兴趣的样子不同,李渊在墨小雨转身的时候,喊住了他:“这位墨小哥,别走那么快啊,我们琉璃作坊录用你啦!”

  “真的?”年轻人嘴巴微微张开,似乎难以置信。

  “珍珠都没那么真,你等会儿签订了契约,不可把作坊的事泄露出去,就可以准备明日上工了。会有人给你发三套换洗的衣物,算作工作服,要穿着来作坊开工的。”

  “哦,哦,谢谢你,谢谢您。”

  墨小雨摸了摸崭新的衣服,厚实柔软的面料是他从来没有穿过的,比他身上这套“缝缝补补又三年”好太多了。他忍不住把脸在衣服上蹭了蹭,双手摸了又摸,飞快地跑了一路,开心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一样。

  回到家中,他的弟弟小雪围了上来,见哥哥一脸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