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戚九麓

  多年经营的美名毁于一旦又不被上头信任,其结果必然是韦长空宦途受阻。

  那还不如继续待在乡下摆着淡泊名利的姿态呢!

  这个道理公襄霄懂,此刻就微微颔首。

  戚九麓继续道,“他是海内名士,神童出身的六首,更不可能投靠郑具那等阉人。”

  不能投靠外戚,不能投靠权宦,剩下来的选择就是清流、摄政王跟淳嘉帝。

  “清流如今的魁首是崔琬,他与零山先生年岁仿佛,可以说在零山先生辞官之前,一直被压得死死的。有这么段过节在,且不说零山先生愿意不愿意放下身段登门求助,就说当年韦六首何等名望,崔琬好不容易在士林中有了现在的地位,他怎么可能放心这么个人起复?”

  “而且从名份上来说,零山先生昔年是孝宗皇帝陛下寄予厚望的臣子。”

  “那么如今孝宗皇帝已然宾天,他最名正言顺侍奉的,自然是孝宗皇帝陛下的继任者。”

  孝宗的继任者一直有着争议,从大义名分上来说当然是嗣子淳嘉帝;但也有一部分从孝宗朝过来的知情的老人晓得,孝宗生前其实没想过立嗣子,他一直想把皇位传给摄政王。

  就目前的局势,在淳嘉跟摄政王之间选个靠山,傻子都会选后者。

  戚九麓分析完韦长空会被摄政王招揽到的缘由,接着道,“零山先生在士林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王爷既然将人接来了王府,那么绝对不可能只让他大材小用的做着令弟的老师。接下来多半是要推举他与崔琬争锋,以拉拢士林……纪氏自然不会坐视此事顺利进行。”

  他端起茶水呷了口,“这些王爷不会想不到,却还是打算为令弟举办隆重的开蒙礼,想必是有着万全之策,至少在王爷跟零山先生看来是万全之策。嗯,之前世子说,您只是让人将那宫女扔进承月宫,后来却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在了烟兰宫,约莫就是王爷的意思。”

  “这事儿是父王吩咐的?”公襄霄皱眉,“父王打算从宫闱入手?”

  对于摄政王知道他私下进入宫闱,又与云风篁有着勾结之事他不惊讶。

  毕竟这些都是他靠着皇城司所为,而皇城司从孝宗交给摄政王之后,迄今都在摄政王手里,继妃陆氏跟尚且年幼的公襄震压根沾不上边。就是他这个世子,也是因为当年入宫伴读时年岁尚幼,当时陆氏刚进门,父子之间感情还算深厚,摄政王专门安排了一批宫禁中的人手给世子听用,以免发生意外或者吃亏,这才攒下来的。

  要不是自己给皇帝做伴读到现在,公襄霄怀疑他绝对也碰不到皇城司的任何人与事。

  “目前还不能确定。”戚九麓摇头道,“不过她既然这么做了,必是要借机立下功劳取信皇后。所以王爷若是不从宫闱发动也还罢了,若是从宫闱发动,说不得就要出现什么意外了。”

  公襄霄沉吟道:“是么?”

  他明白戚九麓的意思,就是很信任云风篁在宫里搞事情的能力,甚至认为只要摄政王的谋划在宫闱有着重要的一环,那么漏算了这位云贵人的话必然不会成功。

  所以公襄霄可以选择现在就去提醒父王,查遗补漏。

  毕竟不提父子亲情,就说利益上,公襄霄迄今也是跟摄政王府绑在一块儿的。

  但公襄霄思索良久,最终却抬头问:“若与云贵人里应外合,各取所需……你有几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