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听圣
  宇文庆涛下达禅位诏书后,公西月特意去拜访了一次查永浩。

  她是请教为君之道的。

  她看过查永浩所着的书,对其中为君治国的许多观点都十分认同,只是以前不好过于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现在有了名义,她想与查先生深入讨论一番。

  如今是夏日,查永浩在荷池上的亭台中接待了公西月。

  亭台的四周摆了两个冰盆,还放置着驱蚊药,还真是个夏日袪暑乘凉的好地方。

  等查永浩坐下后,公西月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师母她们来皇城已有不短的时日,不知可否习惯?”

  当初将查永浩和甘鸿德接到中原皇城,只有他们两人带着几个仆从,他们的家眷都留在水泽洲。几个月前,征询过他们的意见后,将他们的家眷都接来了皇城。

  查永浩仍然住在之前的宅子,甘鸿德则搬去了皇宫附近的另一座宅子,以方便他日后上朝。

  闲话叙完,公西月说起了她今天的来意。

  “学生想请教先生,为君之道是什么?”

  查永浩脸带慈容地看向公西月,对面这名女子所作所为早已超过他的期许,他愿尽自己有生之力指引她、辅佐她。

  “我想先问问侯爷,在你心中,你认为什么样的帝王才算是好帝王?”

  公西月自然而然答道:

  “以百姓安康为己任、勤政、节俭、爱惜民力、从谏如流,这样的皇帝才算是明君。”

  查永浩点点头,“那侯爷认为什么样的皇帝算昏君和暴君?”

  公西月想了一想,“昏君的特点是荒政、不分忠奸、为一己之私不顾民望,而暴君的特点则是荒淫无度、残害大臣百姓。”

  查永浩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不知侯爷是否注意过,如果以侯爷的标准,历史上的明君少、昏君多,暴君也有。而且还有不少帝王早年所作所为是为明君,但到了晚年却昏聩不明。”

  公西月略想了想,果然如此!

  查永浩接着说道:

  “为什么会这样,与皇帝的成长经历有关。

  这些明君,多数是吃了很多苦或者是看尽了天下百姓的疾苦等,所以他们一般都比较明智,比较关心百姓。

  而大多数的皇帝,他们从小锦衣玉食、富贵奢靡,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而且周围围满了恭顺奉承之人,因此他们视权力为自然,不会过多地考虑百姓的疾苦。

  要是这些皇帝身边有直臣、忠臣时时提醒还好,虽然不一定成为明君,但至少不会成为昏君。可要是身边围着的都是些小人、奸臣们,他们就很有可能变成昏君、甚至暴君。

  可事实是,忠言逆耳,大多数的人都只喜欢听好话,在小人、奸臣们的愚弄、奉承之下,认知自然就会出现偏差,认为自己能干无比,对自己有愚蠢的自信。

  不能正确认知自己、又不能明辨是非,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昏君、暴君。”

  公西月若有所悟。

  想要一个朝代持久,那必然还是要依靠制度、规矩来治理天下,不可纯粹的人治。

  “先生,那我的理解是,既然历史上都是明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