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新的内阁产生
  太师在以前几个朝代都有设置,系三师之首,为辅弼国君之官。但是到了前朝,三师只是作为最高荣典给重臣加衔以示恩宠,并无实权,因此大宇朝开创时并没有设三师的职位。

  其他几位内阁大臣这些日子都陆续去看过承国公,对他的病情心中有数,知道他很有可能回不到政权中心来。

  但一直共事这么久,就算平时有争议、有不和,一旦看到非常熟悉的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动,难免会让人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公西月如今说出这番话虽然不那么好听,但好歹没有卸磨杀驴。

  这样的事情总归难免,中原王先接过了公西月的话。

  “不知护国侯心中可有人选?”

  “我心中是有一个人选,大家心中有人选也可以提出来,我们6人分别对提名之人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成为新的内阁人选。大家意下如何?”

  这个办法倒也公平。

  护国侯其实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霸道的,特别是用人机制上她还是很公平。

  她只是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上特别执拗。

  不过,大家还是有疑问。

  申元国问道:

  “假若获得的票数一样该如何处理?”

  这不仅是申元国想问的,也是其他人想知道的。

  公西月想了想,“能投票的就先投票,如果几轮投票后票数还一样就抓阄,这样如何?”

  这样倒也公平。

  抓阄也是运气的一种。

  能进内阁之人不仅要有实力,也需要气运。

  见大家没有意见,公西月先说了自己中意的人选。

  “我心中的人选是孙文桓”。

  范祖松心下一动,孙文桓倒不错,只是前些日子工部尚书找过自己,隐约表达了想进内阁之意,自己虽然没有答应他什么,但也没拒绝,只说看情形再说。

  工部尚书那人倒也不错,只是终究资历浅了些,不像孙文桓,老资历了,人也不错。

  中原王看了申元国一眼,说出了他心中的人选:“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最先找的是申元国,申元国答应帮他,带着他找了中原王。

  原本刑部尚书还想让申元国带他找护国侯,被申元国劝阻了。说护国侯那人不用去找,她心中自有考量,如果觉得合适她不会反对,如果觉得不合适找了她也没用,反而会起反作用。

  刑部尚书想想还真是这样,便没有去找护国侯了。

  接下来申元国说的人选自然也是刑部尚书。

  下面轮到魏尚书表态。

  他想了好一会儿,也说了都察御史孙文桓的名字。

  孙文桓倒是没找他,反倒是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都找过他,不过,他一个都没答应。

  在他心里,孙文桓、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人都差不多,都有资格进内阁,但既然中原王和申元国都说了刑部尚书的名字,那刑部尚书就要排除掉,免得以后他们三人联合起来。

  至于孙文桓倒不用担心这么多,他性格和自己差不多,也是耿直之人,不会特意捧谁,只会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