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地响在梢头,下了一日的大雪停了,积雪压折树枝,簌簌地砸到地面。

  观亭月坐在床边的一把交椅内,直到烛火爆出灯花,她才如梦初醒地回神。

  李邺已经离开多时,身侧的燕山尚在熟睡,而夜居然还很长。

  从知道此行要途径襄阳,她就料想往事必将被人掀开。然而观亭月想过二哥会问,想过三哥、燕山会问,却没想到自己竟是先对一个外人说起。

  十年以前。

  大伯殉国后,观家在朝中的声威便一落千丈,尽管洗清了通敌叛国的罪名,但碍于多方势力压制,观林海虽能重回战场,可不再受太后重用。

  他们被迫从中原镇压反贼的战线上调离,奔赴西北对抗南下打草谷的元兵,处境日渐边缘。

  观氏以及观氏统领的麒麟营在困苦的战事和漩涡一样的朝局中挣扎求存,熬了快有四年。

  观亭月也是在那时才直面大奕王朝粉饰太平之下的晦暗。

  克扣粮草、军饷。

  毫无理由地调兵遣将。

  各个军营间的明争暗斗,层出不穷的陷阱与阴谋。

  她才知道原来有那么一些人,并不是真的想要打仗的。

  还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落井下石,自相残杀。

  她才知道,原来观家军在别的军队看来,除了是战无不胜的奇兵,也是眼中钉,肉中刺。

  那几年,观亭月带着她手底下的兵,偶尔被一纸令下由南到北赶去支援,偶尔打到一半,奔赴别的战场收拾烂摊子。

  观家军就像一个可以呼来唤去的板砖,在夹缝里艰难度日。

  她一直幻想着等有朝一日让家族再回巅峰。

  因而在此之前,无论多少憋屈,多少不公,自己都能够忍耐。

  而襄阳之乱起于春末,守军受元兵侵扰了两个月,兵马疲顿,几近无计可施,驻城的统领才向她爹发出了求援的军报。

  彼时观亭月领着一千兵马北上和观林海会师于荆州,这支大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四千,却是麒麟营全部的精锐所在。

  据前方军情来报,元兵共有五万人马,若是加上守城的一万驻军,防御已是绰绰有余。

  时值仲夏,一场暴雨堪堪止息,临出发之际,她爹还在傍晚的风中闲话道:“襄阳是座底蕴深厚的古城,想当初你老爹我年轻时候也在那儿做过驻军呢,每回巡夜值守,不知有多少姑娘偷偷暗送秋波。”

  她不以为意地轻嘲:“什么了不得的事,也好拿出来说嘴。”

  “你还别不信,等进了城,老爹带你四处看看去。”

  那日夜里,他们踏着未干的泥泞急行军。

  在襄阳城外不远处便遭遇了元兵的袭击。

  北方蛮族围城已久,乍然发现有援军降临,顿时一阵骚动,当机立断要把他们阻截在半途。双方于二十里地外一经碰面,便激烈地交战了一场。

  这次跟来的大多是观家军的老人,应对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所以即便有折损,起初也并不惨重。

  观林海打头阵冲锋在前,而她被数十名老部下围护在中间,一路且战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