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燕山拉开靠椅坐下来。

  她到底是理屈词穷,噘着嘴悄声嘀咕,“哪儿哪儿都有你,干嘛老跟着大小姐。”

  第51章 我是宣德二十四年的后备兵………

  观亭月听出她对观行云的偏见, 倒不以为忤,只觉得小姑娘想法可爱,便摇头一笑:“三哥不是那样的。”

  “他当时是军中一等一的斥候, 刺探敌情, 观察地势,摸清虚实, 多年以来无一疏漏。因为轻功实在神乎其神,哪怕是去敌方中军帐外偷听情报,也很难被人察觉。”

  “就是手上功夫太烂。”燕山在旁补充。

  “对,他除了会跑之外, 一无是处。”她无奈地摊手笑道,“否则取敌将首级可谓轻而易举,过往的许多战役几乎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什么?他、他居然不懂武技?”敏蓉委实震惊。

  观亭月不置可否地颔首,“学武讲究的是下盘稳, 力气足, 筋肉结实,体格强健。可这些却不利于轻身功夫, 因而我爹从一开始便没怎么教他战场上的杀术。”

  大概这便是老天爷的高明之处吧。

  让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生于世间, 谁都不是多余的。

  她放下茶杯,“大军开拔前必须得由斥候先行,从古到今皆是这个惯例。他的活儿, 我干不了, 同样的,我的位子,他也做不了。”

  观亭月道:“通常凯旋的捷报多是报主将的名字,而千万大军仅作为后缀, 故此天下人才只对名将记忆深刻。

  “但其实每一场仗的胜利,都不能全数归功于哪一个人,再厉害的高手,就算能以一敌百一样破不了城门。”

  她反问敏蓉:“江湖中不乏风头无双的大宗师,那你听说过有谁凭一己之力击溃敌军的吗?”

  女孩儿大概是生平头一次直面这个问题,沉默地皱眉深思起来。

  观亭月继续把话说完:“所谓的‘从无败绩’应该是很多人的功劳,而并非是我的。只不过恰好带领他们得胜的人是我,仅此而已罢了。”

  敏蓉想了许久,老老实实地向她认错,“……您说得有道理,是我太狭隘了。”

  “对不起,我先前不应该那样讲的。”

  她笑了笑,“没关系,大多数人都有这种误解,你会如此想,也是情理之中。”

  *

  傍晚用饭时,燕山的亲卫带话回来,说官府已派出人手清理坍塌淤堵的山道,兴许再有五日便能正常通行。

  言下之意——他们还能在此处多待上五天,第六日是一定要启程的。

  城里的百姓还是热衷于悄悄跑来给观亭月送点土特产,却又因为李员外的叮嘱,不敢过分打扰,干脆都堆在门口。

  你放一篮子,我摆一竹篓,往往门一推,鸡零狗碎的杂物们便哗啦撒一地,简直像是在上供。

  偶尔她睡醒了打开窗户,还能发现楼下有拖家带口地在对着这边方向跪拜。

  一时真让人关窗也不是,开着也不是。

  怀恩处在长江中游一带,即便隆冬亦甚少下雪,连着几天倒是有些淅淅沥沥的小雨。

  这日,气候刚放晴,观亭月正外出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