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洪武三十年
��围围了个水泄不通,朱允文早早地来到码头,看着那艘被命名为“舟山”的没有风帆的船被拖出来。船刚停靠不久,朱元璋就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了码头,当他们看到那造型怪异的船只时,都露出了不明所以的神情。

  朱允文来到朱元璋面前,说道:“皇爷爷,我们去船上看看吧。”只要朱元璋说了这船好,这种船才是真正的好,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对于这个孙子这几年的业绩,朱允文也是看在心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从朱标死后,他的变化会这么大。不过,这些变化都是积极的,他也就不去束缚他了,让他自由挥,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弄出了不用帆就能行驶的船,这个可真是奇闻了。

  “好好好,我这就上去看看,这个不用帆的船到底是什么模样。”朱元璋笑眯眯的上了船,朱允文又叫那些大臣们道:“你们也上来看看吧。”这些大臣在朱允文看来都是死脑筋,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来证明,其他的都没用。

  当大家都上了船,朱允文正要命令开船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朱文奎的叫声,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三岁多了,再用不了多久就能上学了。他聪明伶俐,淘气可爱,经常逗得这个朱元璋是哈哈大笑,所以很是招他喜欢,各种赏赐不断,这可就高兴坏了朱允文,直叹自己生了个好宝贝。

  朱元璋抱着朱文奎不让他乱跑,朱允文见人都到齐了,于是大声喊:“开船。”

  随着呜呜呜地几声响,一阵白色的烟雾从一个烟囱里冒了出来,各种齿轮咬合的声音也被朱允文他们听在耳朵里。过不了多久,原本静止的船只就开始运动了,先是慢慢地震动,然后就开始加往前面走了,越走越快,直到掀起的浪花拍打到甲板上来为止,那度,已经比世界上任何帆船都要快了。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也和朱允文把船造得小有关,现在他们脚下的“舟山”号,只不过比平常打渔用的渔船稍微大一些而已,当兵船是不可能的。

  岸上的百姓哪里见过这种情景,一艘船居然不扬帆就能用这么快的度前行,连划船都不用。一时间都觉得新奇,自地跟着“舟山”好跑了起来。边跑还边兴奋地叫喊。

  朱元璋喜形于色,有了这种先进的交通工具,那漕运将会挥更大的作用。在朱元璋的思想里面,民以食为天一直是他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新事务的出现,价值的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让百姓吃上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红薯迅在全国推广。

  “允炆,这个工艺复杂吗?”朱元璋开口问道,如果容易建造的话,那下旨开设一个造船厂,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朱允文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了,笑道:“皇爷爷,这个可不同于一般的船,跟我来看看你就知道了。”说着进了船舱去,在那里面有一道门,是专门通向机械运行的地方的。

  众人鱼贯而入,很快就把那片地方挤得满满当当的,朱允文打开门的那一刹那,几乎所有人都呆住了,那些全部用精钢打造的齿轮少说也有上百个,此时此刻,它们全部在蒸汽的推动下,快而准确地运行着。似乎是怕这些齿轮给大家的震撼还不够,朱允文又带着他们来到了动力室,这里才是轮船的核心所在。

  那原本一屋子大小的蒸汽机现在已经被朱允文的研团队压缩到了不足一张桌子大小,重量也大大的减轻了,由于使用了增压推动的模式,力量那是足够地强的,就算是一艘大型运兵船,只要多用几台蒸汽机,动力依旧不是问题。

  蒸汽机周围的温度都高到吓人,所以他们也只是在旁边看了看就离开了,只是可怜了那个加煤的小子了,汗水就跟自来水似地往下面流,真的很让人担心他会不会脱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