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章 大欢喜的境界
��是充盈无比,但是却体力消耗过大,精神不济。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运转易筋经,将真气最大程度上的化作体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乔峰放开心神,目光远放,将内心的柔情投注到这座风流千古的南朝佳丽之地。

  江水悠悠,流转千载,即使是岁月流逝,但是风流依旧。

  远处城里的万家灯火,在这暗处看来,一动不动,橘黄的光芒将一小团空间照亮,显得温馨而有情致。不知道从哪里传来飘渺的吴侬软语,丝竹管弦之声,飘飘摇摇,仿佛夜空的游丝,惹人遐思,想抓又抓不住,只是觉得十分的美好。

  乔峰不再思考接下来的拼斗,他的心流淌在这扬州的温柔。

  大约三百年前,杜牧就是骑着一头毛驴,一袭青衫,独自走进这风流芳香之地。这扬州的月,温柔恬淡;这扬州的水,多情缱绻;这扬州的美女,巧笑嫣然。

  自然雕琢之地,美女温柔之乡!

  扬州的柔情抚平了一个失落士子的忧伤,他在这里开始思考,开始享受,思考人生,享受美好。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呵呵,青楼薄姓名,多好的称号。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面春色惹人醉,低头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

  谁人说男人不能流连于温柔之乡,谁人说男儿一定要血染沙场,谁人说男儿当扩土开疆,建功立业。每个人都每个人的活法,只要不违法不违道德,说都没有斥责的权力,谁都有追求理想生活的自由。

  杜牧就是这样做的。

  十年,他花了十年的时间,在这依山带水,吴侬软语的地方,抚平失落的创伤,了悟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给后人留下许多美好的让人要融化的诗句。

  乔峰浮想联翩,思维像散乱的丝线,又想起了四十多年后的姜夔(kui)。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乔峰一边念诗吟词一边向前走,好像茫然无措的的提线木偶,但是他的气势越来越漂浮,越来越苍茫。就好像一团风,跟这苍穹大地混在了一起。或者说,借助前人后人的诗句,他彻底的跟这千古风流蕴藉的城市融合在了一起。他真正的陷入了那种微醺的大欢喜境界。

  从京杭大运河之后,他再一次进入到这种玄奇的世界。

  真气,无需艹控,自然勃发。正好符合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如大海潮生,如春风化雨!

  乔峰丹田里的真元立刻雾化做真气,在他的经脉、骨骼、肌肉中循环。这些真气流转的不快,但是却非常深入,常常能到达往常到达不了的地方。譬如说是头脑。

  这些真气缓慢而坚定的到达乔峰的大脑,带来一股股清凉,补充他快要干涸的心力。干咳的细胞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闻到真气的芳香,立刻长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