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
  [ 欢迎光临 新第三书包网,shubaol ]

  a.

  《朱颜血》系列居然陆陆续续写了十部,横跨近十年,作者近十人,这也算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小小奇迹了 。

  b.

  不知道为什么朱颜血系列多为武侠向或奇幻风格,其实第二部《夜莲》将当代生活与中国传统色情小说中的讽佛传统相结合、第四部《红棉》写警花与黑帮的恶斗,都比古代背景更有趣味。何况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象着人物形象,而古代,没有高跟鞋,没有超短裙,没有制服诱惑,宽大繁琐的中国传统服饰,简直就是性感的反义词。我从来没有觉得武侠小说中的某个女性形象是可爱的,美丽的,性感的。这就让整个朱颜血系列的黑暗力度,在我的心目中大大打了折扣,一个并不美的对象被毁灭,无论怎样“残酷”,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也不会超过杀死一只知更鸟。

  c.

  “正义、友情、爱情、亲情等被反复讴歌的情感纷纷在仇恨、嫉妒、面前被一一粉碎,然后结局之前通常会把最为微弱的希望之光也给泯灭”,这种极端的情况,和邪不压正的样板戏一样,都是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其实都在无所事事猥琐地活着。在第八部《海棠》中,更加体现了人性的泯灭与现实的黑暗,在抓住了一点希望后有会在最后一刻将希望破碎。如果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也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世界观--不应该被小概率事件所决定(否则就是守株待兔的好笑错误),那么,他的世界观也不应当为这些渲染小概率事件的文艺作品所影响。明白了这一点,这个人就可以坦然面对这些所谓“黑暗”“变态”“残酷”的作品;如果它们在坦然之外,还给你带来了许多乐趣,那只不过是因为你比别人有着更好的胃口罢了。

  d.

  当《朱颜血.洁梅》在台湾出版时,元元时期就开始活跃于网络h文届的腕儿级人物从不乱忽然再现江湖,为此书作序。这是比朱颜血的出版更让人吃惊的一件事情。从不乱淡出江湖多年,本以为不知所终,没想到仍然在网络深处潜水,幕后黑手一般地持续存在着。

  朱颜血的流传、被从网络上下载后打印、正式出版、以及某真实身份晦于茫茫网络世界的h文写手为正式出版物所写的序言,或许标志着不久之前在摇滚乐范围中发生的模式,现在也在出版业发生着:小厂牌、地地下、亚文化、小圈子、footleg……不过,由于残酷的(比《朱颜血》更残酷)出版管制(这种管制延伸到印刷工业),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概又是看到这次革命曙光的“最后之人”(lastn)。

  虽然只是网络文学,但是《朱颜血》这种小说的出现和出版,或许能够说明人们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半径的极大扩展,就像是贾克·阿达利在《噪音》一书中指出的,音乐史上音乐本身的每一次发展,以当代人不堪忍受的噪音开始,以这种噪音得到下一代人们的普遍欣赏结束。或者,向普朗克说的那样:“某种新理论的确立是因为反对这种理论的老一代科学家死了,而支持它的新人成长起来。”而在这种理论抛弃了一代人、音乐抛弃了一代人、文学样式抛弃了一代人的过程中,理论进步了,音乐革新了,文学扩展了人们心灵的感知能力。

  不必为了支持某种东西就把它说得无比完美。但是它们往往有存在的逻辑必然性。h文有这种必然性,简化字有这种必然性,火星文也有这种必然性--意大利语就是拉丁语的简化字,西里尔字母就是希腊字母的火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