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p; “本王倒是想起一计,可以打破眼下这僵局。”顾君瑜若有所思地说。

  “王爷有何妙计?”陆依霖身边的另一位下属问。

  不过汪岳泽有种不好的预感,现在的安王阴险狡诈,可不像以前那么好对付,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可不那么天真地认为安王会真的帮他们,妙计可能没有,没准还是个坑,等着他们跳。

  顾君瑜道:“诸位想要知道是什么妙计,那边和本王一起去宫中,我们到皇上面前谈,免得一会儿有人意见大。”

  “什么事非要到皇上面前谈?”汪岳泽不肯跳这个坑。

  “此事关乎灾民关乎平乱,这等大事难道不应该去皇上面前谈?”顾君瑜挑明反问。

  陆依霖犹豫了下,反正也筹不齐皇上要的数额,索性搅得更乱些,大家一起不好过,总比自己一人强撑好。

  陆依霖:“下官这就与你入宫,王爷请!”

  第68章 。。

  “今年河阴等多地颗粒无收, 若是再减征赋税,国库和官仓则空也!而今内有叛党,外有强敌, 皇上,万万不可没有准备啊!”汪太师劝道。

  他和褚文渊年岁已大, 正坐在皇上赐予的梨凳上。

  褚文渊:“汪太师此言差矣!今年除了河阴等地,还有骊州诸地也有水患发生,而中原一带又因降水过少发生了旱灾,整体收成都不尽如意,若是再加重赋税, 必逼得民不聊生。如今河阴的叛乱还未平, 应以安抚百姓为主。”

  “褚大人, 若不征收税, 官仓空矣,又当如何对付叛党?若是外敌来犯,军中无粮草,这仗还怎么打?”汪太师反驳。

  “陆太傅,你如何看?”老皇上看向一眼不发的陆太傅,征求他的意见。

  被点名的陆太傅打起精神来, “回皇上, 老臣觉得褚公和汪公都言之有理,这税还是得收,不收国库空虚,官仓无粮,不足以抵御外敌剿灭乱党。但是这些赋税不应该从受灾严重的地方出,老臣听闻今年西南不受水涝旱灾的影响,百姓大获丰收, 产量较之骊州等地翻了一倍,不若就从西南多征收一些,其余受灾诸地则可以适当缓一些。”

  “陆太傅倒是一碗水端得平……”

  千秋殿内,汪太师、陆太傅和褚文渊等人正与老皇上谈论着今年的税收问题,皇上听得频频皱眉。

  就在这时,一内侍从殿外走进,禀道:“皇上,安王爷、陆尚书、戚尚书、汪侍郎和明侍郎等殿外求见。”

  “宣!”

  随后安王与诸位官员入内。

  顾君瑜给皇上请了安,又恭恭敬敬对褚文渊作礼,“原来父皇与几位大人正在商讨事情,汪太师陆太傅也在此,这正好,小王正有一事要请教诸位。”

  汪太师坐在凳子上,忽然就觉得这凳子有点扎屁股,他看了顾君瑜一眼,琢磨着这位安王今日又来唱哪出戏。他朝陆依霖身后的汪三看去,汪三有点儿心虚,尤其是看顾君瑜一副坦荡自信的做派,更是加深了他心中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