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 狂澜(下)(二)
�。

  崇祯亲自把张鹤鸣送出兰台,然后又把内阁召集来讨论今天的对答,钱龙錫他们都对张鹤鸣的意见赞叹不已,众口一词地说张老大人真乃国之干城。

  “朕也觉得张老精于边事、长于军务。”崇祯赞同地下了定语,他吩咐内阁道:“不过袁崇焕昨天已经到京师了。明天朕也姑且见上一面,如果这个人也可以用地话,就让张老出任督师辽东,袁崇焕为辽东巡抚,赞画军务,助张老一臂之力。”

  “圣上英明!”

  转天,袁崇焕以革员身份陛见天子。向崇祯行过君臣之礼后,袁崇焕一抖袍服。就在皇帝赐给他地板凳上坐下,大大方方地略分开双腿,把两手握拳轻放在膝盖上,昂首挺胸地看着少年天子。

  “袁卿家,汝可知朕此次召你入京,所谓何事?”

  “微臣以为。圣上召臣必定是为了辽事!”

  虽然崇祯也知道袁崇焕肯定知道这一点,但袁崇焕说的并不是标准答案,按道理来说,臣子应该表示谦虚地故作不知,然后等着皇帝亲口点醒才是。

  崇祯有些惊讶地轻轻颌首:“不错。”

  袁崇焕高昂着脖子,冲着皇帝微微一笑,全然一副智珠在握的风采,他朗声说道:“微臣此次入京,就是为解圣上东顾之忧而来!”

  登基近一年来,少年见惯了臣子们只磕头不拿主意的场面。现在面前人散发出的锐气真让崇祯有一种又惊又喜的感觉。他略略想了想后连忙欠身追问:“袁爱卿可有平辽策?”

  袁崇焕嘴角浮现起一丝傲然的微笑,仿佛皇帝问的只是一个太简单不过地问题;他眼睛里似乎还染上了一丝不屑。似乎在说这世上没有他办不成地事情;他脸上更透出一股坚毅,能给人以绝大的信心:

  “臣能五年平辽!”

  ……

  袁崇焕结束陛见离开后,李标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空荡荡地文渊阁里,只有钱龙錫坐在一边静静地喝茶。

  “圣上连内阁都不问,就坚持要让袁崇焕……不,袁大人为蓟辽督师?”

  钱龙锡抿了口茶水,颌首道:“不错。”

  李标侧过身子,向钱龙錫的方向探了探:“钱大人,是督师蓟镇、辽镇、莱登镇、天津卫,共三镇一卫,整个京畿地区的军队都交给袁大人一个人啊。”

  钱龙錫觉得茶水有些烫嘴,他一边吹气一边连连点头:“是啊,李大人你说的不错。”

  李标再次把身子往前凑了一下,一条手臂也按在了两人间的桌面上:“钱大人,袁大人刚才要求圣上不派监军,不设巡抚啊!”

  历来明制,凡在外统军地人必要设定他官加以牵制,尤其是粮饷分配更是要多人过目,以防情弊,但袁崇焕向崇祯要求不设御史,每年六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分配由他一言而决,换言之,就是他自己可以决定朝廷七成的财政支出,不需要别人监督。

  “是啊,圣上准了。”钱龙錫感叹了一声,然后继续往茶杯里吹气。

  “袁大人还要求撤销其他辽东官员的专折奏事权。”

  袁崇焕希望崇祯在辽事这个问题上只听他的话,只相信他一个人,所以最好根本不要让其他人有说话的机会。

  “嗯,除了毛文龙。”钱龙锡指出崇祯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百分之百地答应袁崇焕,天子只是收回了满桂、赵率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