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两难
/>
  “以鲁商一开始的规模,他们恐怕还不会引起闽商的注意,但在这也是迟早的事情。很快他们就会变成闽商的对手。哼,很多大海商出了海就是倭寇,至少也和海盗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海盗通风报信、也为他们提供情报并帮他们招募水手。”

  黄石对金求德说话时的语气非常不善,而他的参谋长也神情严肃地听着。

  “和风高浪险地闽海比,我们辽海不过是一个洗澡盆罢了。我不知道黑岛一夫的水手能不能胜任海战。但他们的人数肯定经不起消耗,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水师,从本地招募福建水手,他们这辈子早就见惯了大风大浪。”

  “是,大帅。”金求德对黄石的判断表示了赞同,不过这一切都需要钱:“大人,您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招募水兵呢?”

  “最近似乎还没有绝对的必要。”

  今年俞咨皋刚把荷兰人从澎湖赶走,大明水师暂时在一带海域还有些威力。黄石已经去过一次厦门了,像他这样名震天下的武将登门造访,还算是给了俞咨皋不小地面子。黄石和俞咨皋也相谈甚欢。起码在表面上还是融洽的。

  “不过俞将军的福建水师正在不断被削弱。击退荷兰人以后。朝廷已经下令裁减了澎湖万名左右的水兵,这一万水兵似乎是俞将军手下最精锐的一批士兵。据我所知。他们其中的七、八成都去做海盗了,所以闽海海盗的实力恐怕已经非常可观了。”

  黄石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眉宇间的忧色也越来越重。

  “大人,属下斗胆。”金求德从始至终就反对黄石的急进西南计划,他一直主张先派象征性地小部队到云南去作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福建,先把新地根据地巩固好了以后再考虑大举入滇的问题:“自古兵家之道,就是先深根固本,然后可以图远。今大人立足未稳,喘息未定,就急于入滇平叛,属下恐欲速则不达。”

  “嗯。”黄石沉闷地应了一声。训练经费肯定是不会充裕地,如果倾向陆军的话,那水师肯定就会严重不足了。

  金求德又重提他以前的建议:“大人,我们先组建我们自己的水师,先摆脱对俞咨皋的依赖。接着剿除海匪,扩充力量,直到水师能保证我们海贸的安全,然后再大练士卒,出兵西南平叛,如此才是完全之策啊。”

  “你的建议我明白。但就算我们兴建水师,一年之内怎么也要派上几千士兵到西南去做做样子。而这几千士兵在外面的开销会非常大,同样会扯我们的后腿。”虽然金求德的建议比较稳妥,但这样黄石就要两线作战,在只能抽出部分的精力来对付海盗地同时,他还要维持着一支几千里外的部队。

  这样闽海的剿匪战争很可能会旷日持久地拖下去。西南的战事也更会遥遥无期。而在结束这里的战争前,西南的那支部队还会一直让福宁镇出血,牵制着黄石的财力。

  “即使福建水师无力压制闽海海盗,我们大不了就在浙江多走一段陆路,也就是利润稍微少了一些罢了。从柳清扬算地帐来看,维持一支数万人的陆军远征军还是足够了。水师……”

  黄石连着摇头叹气,海盗地方式是抽空抢劫一把。而官军的目的是保证一片海域的安全,这两者的不同目的。导致双方的成本差距太大:“水师实在耗资巨大,而且费时费力,我们先把它放一放吧,暂时我们只能指望俞咨皋将军了。”

  闽海海贼大多都是福建本地人,而且对闽海地海贸依赖性也是很强的,无论是头目还是胁从,这些海盗同朝廷死战到底的决心只怕都不会很大。再说海盗的兵员主要也来自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