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两难
��只有我们自己好好努力。让明国啃不下来我们,我们才有活路;黄石再厉害也就是这一万兵了,明国不会允许一个武将有太强大的军力地。只要我们能把那帮子蒙古人都拉进来,凑上十万、甚至二十万披甲,那就是黄石真的回来了,我们也不怕他。”

  莽古尔泰有些不满意地嘟哝道:“这太危险了,你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明国文官身上,好像他们全都是一帮鼠目寸光的小人。”

  “难道他们不是么?”

  皇太极目光明亮地盯着莽古尔泰的眼睛,提高了声调又追问了一遍:“难道他们不是么?”

  “唉——”莽古尔泰长叹了一声,全身本来绷紧了的肌肉也都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好像已经失去了再争论下去的动力。

  “如果明国能同舟共济,萨尔浒一战就是父汗也无力回天;如果明国能协力一致,我们早就被熊廷弼饿死在山里了;如果明国不互相拆台,我们就攻不下广宁;如果明国能文武和睦,他们就不会只给毛文龙二十万军饷,也不会把黄石调走!”

  皇太极退开了一步,大张开双臂仿佛要把帐内地一切都拥揽入怀,手掌倾斜朝上,脸上的微笑还带着道不尽的嘲讽:“结果呢?明国的辽东镇毁灭了,熊廷弼传首九边了,毛文龙只能窝在朝鲜,黄石则被调去了福建,而我们——还是这辽阳的主人!”

  轻笑了几声后,皇太极收回了双臂,又向前跨出了一步:“五哥我向你保证,明国的那些文官,他们最后宁可和我们议和,也绝不会让黄石再回来立军功的!我把他们一眼看到底。”

  莽古尔泰又是一声长叹,他摸了摸脑袋无奈地说道:“每次你都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地人倒也罢了,可就是一碰上黄石就总不是那回事,我都怕了啊。”

  “五哥,再相信我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走出困境的。”

  ……

  天启六年十一月十六日,长生岛

  上次柳清扬来信说一切都进展很顺利的时候。鲍博文就知道自己在长生岛呆地时间也就不会太多了。几天前福建地快船先期抵达长生岛,负责搬迁的船队已经返航了。黄石给鲍博文地命令也并没有出乎他地意料,长生岛全部的工人和机器都要搬去福建。

  这一段时间以来,长生岛严格地制度此时再次发挥了良好的效果,每天都有军户家属被送上南下的道路,所有的军户和士兵都被划分了等级,长生岛当局会根据这些人的重要性决定他们的行止。

  大批战斗部队会在军官的带领下沿大运河南下,反正他们对生产工作并没有太重要地意义。所以他们即使在路上拖延一些时日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进行一次长途行军对训练部队也是有意义的。

  除了七成的战斗部队会走陆路以外,最普通的军户男丁和家属也不会采用海运运输。在海船归来之前,鲍博文会完成大部分派遣工作,岛上只会留下最后一批坚持生产的技术工人,这些工人会在站好最后一班岗后,和中岛拆卸下来的机器一起上船,前往福建。

  在黄石的计划里。整个搬迁工作会在三个月内完成,也就是说,最晚不迟于十一月底,长生岛最后一批人就要启程,而在明年之前就要到达福建,并迅速恢复生产。先不用说产能问题。仅仅黄石定下的这个四个月地期限本身就足以傲视大明全境。

  其他的军镇如果要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调动,就是一万战斗部队也要四个月以上,至于数万军户怎么也要一年之久,更不要说长生岛还有大批需要搬迁的机器。到目前为止,鲍博文对工作进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