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义利
�这次航行虽然也会贴着海岸线行进,但出于安全考虑,黄石还是从黑岛舰队那里抽调了一批水手回来。

  呜咽的号角响起,大批前东江镇军户的诞生地正缓缓离他们远去,这些官兵唯有向着他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行注目礼。长生岛上的军户虽然都是从千里外逃难而来的,但长生岛至少还是属于辽东大地,而这次长途漂泊就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黄石也站在船甲板上向北眺望,长生岛渐渐在他的视野中变成了一个黑点。

  “大帅,我们还能回来么?”

  一个士兵突然在黄石背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地问话声引起了一片唏嘘之声。当黄石说要南下时,长生岛的官兵都出于对黄石、还有这个集体的信任而踊跃报名,可是当他们真正面对这一刻时,一大批官兵还是忍不住黯然泪下。

  “也许会,也许不会。”黄石皱着眉头,心里的感情也很复杂。他既希望辽事从此平息,大明朝廷不再征召他返回辽东,但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在嘲笑这种痴心妄想,那个声音催促着他加快步伐,去平定奢安之乱,然后尽快做好再次北上收拾烂摊子的准备。

  “跟随大帅这么多年,小人一直在梦中遇见儿时的伙伴,总希望将来有一天活着回到故土,能看到他们也都幸免于难。”那个士兵声音有些发颤,微微张开地嘴唇也在抖动:“不过小人也知道这多半是痴心妄想。”

  “故乡的老人总说,人要落叶归根。”左侧的军官用一声感慨接上了这句话。六年前他跟随逃难的人流从辽中直到朝鲜,路上和全家人都失散了,然后正好碰上黄石出海,当时不到二十的小伙子就作为一个军户男丁跟随黄石来到长生岛,落地生根开创出一片天地。现在他又要跟着黄石再次出海。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军官深深吸了一口气,有力地大声说道:“毛大帅曾经说过,我们东江镇就像蒲公英一样,我们东江镇的官兵,就是要落地生根。”

  “东江镇,我不会忘记你的,但我们要落地生根。落地生根……”

  船上的官兵们都向辽东大地奋力挥动手臂,用尽全力地吐露心声。黄石蹑手蹑脚地从激动地人群中退了出来,他知道他已经不需要再抚慰部下了。

  ……

  天启六年十月十二日,登州

  这个月柳清扬一直没有闲着,和长生岛来往地商人们为他约见了大批山东和北直隶的商号老板。柳清扬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向他们保证,这确实是黄石出面借钱,而还款也是由黄石地信誉来保证的。但大家似乎还是有些揣揣不安,不少商人公开表示。如果是黄石亲自来借款而不是做保人,他们会感到更放心一些,而且也会考虑借给柳清扬更多地钱。

  经过黑暗理事会的紧急讨论,柳清扬作为黄石委任的第一任会长和筹款全权代表,他终于拍板决定以黄石和福宁镇的名义来向商人借款,这次借款的名义也被最后敲定为:“平蛮大借款”。

  预计借款方式将被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一年后归还的借款,年利率为一成。这息钱已经超过了山东和北直隶的高利贷了;还有一种是三年归还地借款,利钱高达五成,以上的两种借据都会加盖“平蛮将军”大印。

  等利用“平蛮大借款”筹集到银子以后,柳清扬会再根据具体需要把钱借给那些参与海贸的商人。黑暗理事会定下的标准是,除了正常缴纳海税外,这些商人的盈利也要根据借款的数目给黄石分红。盈利后商人们可以用他们的分红不断赎买偿还借款,直到把买卖完全收归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