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重任
�挺直胸膛啧啧地大声说道:“那是魏公公!万岁爷和奉圣夫人前一等一的红人啊。”

  在魏忠贤地眼里。吴穆本来也就是如同蝼蚁一样的角色,不要说他留下吴穆的理由,就是这件事他也一转眼就忘了个干干净净。虽然吴穆并没有忘,但入宫以后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扫地太监,在紫禁城里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

  一晃两年过去了,东江镇开镇的时候。吴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穷光蛋了,这次他掏出了所有的积蓄、动员了两年来积攒下来的全部人情,总算是捞到了一个监军地职务。就在离京的前夕,魏忠贤给所有派往东江镇的监军太监训话,当时魏忠贤显然没有注意到吴穆,他的头一直傲慢地高挑着,对于下面的这些小鱼小虾,魏忠贤从始至终都没有拿正眼看过他们一下。

  又一次穿好行装,背上自己亲手整理好的包袱,吴穆告别了紫禁城。和两个不得志地小锦衣卫在有司领到了路费和腰牌。然后就踏上茫茫的旅程。在天津卫找到了官船出海后,他们三个才第一次遇到明白人。向水手问清了长生岛的大概方位。

  到了长生岛后,虽然一开始的生活很艰苦,还要和马一起嚼苜蓿,不过这些对吃过苦的吴穆来说倒也不算太大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在长生岛他再也不是一个被人呼来唤去的小蚂蚁了,黄石及其以下的众将官对他都很尊重,大部分人还都群星捧月般的恭维他一声:“吴大使”,这就已经让吴穆感到很满足了。

  往后地日子就更加顺风顺水了,吴穆这个名字很快就被魏公公注意到了,再过过就连万岁爷都知道长生岛有个监军吴穆,万岁爷也亲口说过他吴穆差事办得好。想当年刚上长生岛地时候,吴穆天天就躺在床上琢磨:怎么才能安全地虚报些战功出来,但渐渐的他已经懒得再琢磨这种事情了,长生岛地功劳只要照直说就好了:“实话都已经让人难以置信了,又何苦再去费心思撒谎呐?”

  南关一战时,吴穆笑看风云,和黄石肩并肩地站在一线抗敌……好吧,吴穆承认他还是对奏章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

  结果等奏章上去以后,宫里就下来了旨意,允许吴穆过继一个儿子传家,这真把吴穆感动得热泪盈眶啊。

  现在黄石再次高升,他吴穆看起来也很快就能名动天下了,通向前辈童贯大王的道路看起来也是越来越平坦。现在吴穆已经记录了厚厚的一本兵法,而黄石已经快要位极人臣。吴穆早就打定主意,将来肯定会不时爆发一些小的边事。这种地方大概不用黄石这种大将出马,那时就到了他吴穆毛遂自荐地时候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吴穆喃喃地念叨着,跟着就爆发出一阵爽快的大笑声,向长生岛的将官们呼喊着:“但愿岁岁年年,皆如今朝。”

  上次魏公公给吴穆写信的时候,竟然还把吴穆的官名都加在了里面,现在宫中的使者来宣旨的时候。大家都会恭敬地称呼一声:“吴大使”。这些曾远在吴穆之上地太监纷纷开始拍他马屁不说,就是魏公公最近的记性也好了起来。不仅记起来是自己把吴穆招进宫地,也还时刻不忘正是他魏忠贤把吴穆派来长生岛的。

  吴穆仰头把满满一樽酒浆倒进喉咙的时候,心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变得更好的。”

  ……

  接风宴结束后,黄石指挥部下把不省人事的使者和吴大使都拖去睡觉。今天吴大使可算是出尽风头了,他在酒宴最后的一个多时辰里一直在显示技艺助兴,除了唱戏、跳舞以外。吴大使还给大家演练了整套地“狂风”刀法。

  据吴大使说:这刀法还是当年他师傅教给他的不传之秘,全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