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帝心
��,这些书生正在议论的焦点人物仍在为银子伤脑筋。今天接见完一批山东商人后,黄石不等柳清扬屁股坐稳就连忙发问道:“柳兄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柳清扬刚从日本回来没有多久,本来他回来地主要目的是和鲍博文沟通一番,以便让生产和销售能更好地配合起来的。但柳清扬回来后不久就遇到来长生岛赊货的商人,这让他产生了特别的想法,并向黄石提出了建议。

  今天柳清扬陪黄石见的这批商人都是东江镇本部的债主,毛文龙奉旨做了三年买卖后,东江镇已经欠下了一百多万两的巨额债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大人,无论谁去经营东江这摊子买卖都会赔本,这不是毛帅或是他人能力地问题,而是朝廷每年给我们东江镇的钱、粮根本就不够吃。”

  东江镇开镇以来,除去各种皇赏以外,每年东江镇有银、米各二十万,毛文龙为了购买物资就滥发军票,结果自然是债台高筑。

  这种做法确实解了东江镇的燃眉之急,让更多东江难民吃饱了饭,但大批爱国商人却因此受到极大伤害,不少商人求告无门,甚至就此倾家荡产。其中有的人就找到长生岛来,希望东江镇左协能认本部的军票,黄石虽然心下不忍,但也不敢接手这个烫山芋。

  如果黄石认了本部的军票,那就等于替本部背上了这几十万张嘴地大包袱,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找到长生岛来,左协的这点经济实力根本不够本部吃的。只是黄石虽然拒绝兑换本部军票,但他心里也有些不忍,于是就下令给这类商人些方便,允许他们从长生岛赊货回山东贩卖。

  听黄石说完了他的顾虑后,柳清扬点点头道:“大人所言极是,末将并非不知道大人的难处。也并不是要大人把东江本部地债都认下来,只是末将以为,这些商人中多有忠君爱国之人,且对我东江镇心存善意者众,若任其破家丧财,末将以为不妥。”

  “柳兄弟所言甚善,若是让这些商人家财受损。我觉得既不符合善有善报之天道,亦有损于我东江镇的威望。柳兄弟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什么好办法了?那就快说出来吧。”

  黄石仔细听了一下柳清扬的设想,他建议东江镇左协对这种曾经帮助本部的爱国商人进行鉴别,根据这些人历史上对东江镇地贡献给予他们一定地翻本借款,同时再让山东文臣通一下气,在登州府签订正式的借款凭据,以免有人白拿走左协地银钱。

  这个主意黄石倒是觉得可行,他在京师见过的朱九爷竟也在这批讨债无门地商人之中。还有一个叫谷鹭的谷老板则是黄石在觉华救过的人之一。无论如何,黄石都认为这些商人的爱国热情理应得到回报,更不用说这还可能培养出一个亲长生岛的商人集团。

  “那好,我同意,柳兄弟,你去负责制定一个借款条例吧,嗯,这个借款该有个名称。就叫贷款好了。”

  ……

  天启六年九月初三,京师,大内,

  天启这些日子以来也经历了从大惊到大喜的过程,刚看到黄石让吴穆代呈的奏章时,天启惊得把御案都快掀翻了。他觉得黄石之所以负气去辽阳拼命,完全是因为自己地不信任伤了这员大将的心,随后天启又迁怒于魏忠贤,把老魏头拖出来痛骂了一番。

  可是等着怒气过去之后,厚道的天启皇帝又开始自责了,他觉得自己又伤了忠心耿耿的老仆人,结果他就又随便找个理由赏了魏忠贤几十两银子。补偿了魏忠贤以后,天启一想到黄石眼下还生死未卜,他就难过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盼星星、盼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