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节 横扫
�是根据他武讷格戎马多年地经验,对面至少也有六十门炮。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么多炮弹打进纵队。

  一枚又一枚地炮弹呼啸着从武讷格身边掠过。刚刚就有一辆盾车在他眼前被轰成了齑粉,连推手身上的棉甲都被砸成了棉絮。他觉得从冰面进攻好处还是很明显的。起码这盾车推得还算蛮快,比在陆地上快了两倍都不止。

  这些盾车前部是厚厚的木板,底部有硬木作的长轴和滚轮,挡板上面还铺着厚厚的棉被,这种盾车是后金标准的攻城武器,以往可以在填平壕沟后从大道上一直推到城下。前排一个叫多隆阿的后金士兵一边督促着包衣们推着盾车前进,一边感慨在冰面上用这东西倒是非常省力气,刚才他身边的一辆车被明军的火炮砸烂了,飞溅开的木屑顿时就把推车的五个汉人包衣放倒了三个。

  因为是盾车右侧中炮,所以有一根木刺甚至扎入了多隆阿的手臂,虽然已经把那根大木头拔了出去,但右臂已经痛得开始麻木了……不过,幸好,马上就快要到冲击距离了。多隆阿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攻城战,据说眼前明军的兵力严重不足,这么长的一道防线,只要能突破一点就是胜利——只要在线上突破一点,把人放进去,我就可以休息了。

  正黄旗的牛录额真扈尔汉带着儿郎跟在前军的背后,他们这队的任务就是及时跟进,在前军找到突破口后,他们要迅猛地突击入明军的防线,旗里已经反复强调过了,对面的明军是在用三千人防御近三里地的防线,只要能在一处形成决定性的突破,那就胜利了。很简单的战斗任务,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扈尔汉虽然风闻过对面东江军的战斗力,但他心里一直认为那是其他人太无能——就算这队明军特别勇敢。可他们归根到底也不是三头六臂地怪物不是?我们这么多人,一拥而上就是咬也把他们咬死了。

  想到这里扈尔汉又看了看身后远方的正蓝旗,那帮懦夫好像已经被明军打破胆了,还连带着影响到了正黄旗的一些无胆的家伙。走在扈尔汉身后的是一对兄弟,塔布林已经是个白甲了,但他的弟弟额尔吉才加入军队两年,这对兄弟和他们的指挥官扈尔汉一样充满了信心。

  “汉狗地炮没有什么厉害的。”塔布林笑着安慰了他年轻地弟弟几句。看起来对面的轰鸣声让这小子有些不安了:“也就是听个响,没什么大不了的。”

  “嗯。知道了。”额尔吉用力地点了点头,大步跟着他哥哥一起向前走去,这次出兵他一直想抢点首饰绸缎回去,家里的婆娘总是嘟嘟着惦记着这些玩意,他听说这觉华岛上有不少好东西,还有不少商人什么的,额尔吉决心今天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

  “二百米。”各炮组的观测员先后报出了这个数字。

  几门三磅炮炮组的把总也纷纷下令换弹:“上横扫千军。”

  所谓“横扫千军”就是长生岛新式链弹地代名词。以前出于保密需要一直不许叫它“链弹”,所以在今日之前一直用“横扫千军”这个代用名。链弹本来主要应用在海战中,十八磅炮发射的链弹可以把对手的风帆扯成碎片,二十四磅炮以上发射的链弹更能把敌船的桅杆打成粉末,直接废掉目标船的航行和操纵能力。

  链弹的主要问题是成本太高,以往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靠手工打造,用这么多人力造出来地链弹自然舍不得用来打步兵。自从长生岛有了水力锻床后,鲍九孙就可以凭借锻床大量制造铁环。因此大大降低了链弹的生产周期和成本。

  上次南关之战炮兵效果并不是很好,长生岛军工部门就设计出了链弹这种不容易打偏的炮弹,后来实心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