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漩涡
��
不料这话引发了对方更大的义愤,语调也升高了:“黄将军是怀疑我孙之洁会做不光明正大的事么?”
……
与此同时,朝鲜,义州
三个东江士兵正在修补他们的茅屋,现在整个朝鲜北部有大批的东江士兵,义州附近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士兵本都是辽东的普通百姓,这五年源源不断地逃入朝鲜和宽甸的汉人已经有几十万之众,只要一进入东江镇领地。就会有明军军官带着物资和名册来收编他们。
除了极少数特别强壮、显眼的汉子外。大部分男丁一般只会得到一套军服外加一个斗笠,然后东江镇地军官就会要他们在花名册上签字画押。等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正式的东江士兵后,每个月就能领到两斗米。两斗米当然不够吃,但东江镇也会组织他们去挖矿、种田、耕地,只要参加这些劳作,军镇就会发给更多用来糊口的粮食。
去年辽东和朝鲜一冬没下雪,鸭绿江两岸的霜冻期更是长达一百五十天之久,结果军镇在义州附近开垦的几十万亩军屯颗粒无收。加上今年汹涌逃难而来的辽民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要多,义州附近已经有不少军户家地老人和孩子饿死了。东江本部七月后传下命令,每个军户男丁的口粮从两斗减少到一斗,这消息更让普通军户感到绝望。
不过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眼看冬天又要到了,眼前这三个军户正加紧修补自己茅屋的屋顶。这件茅棚里一共住着四个男丁,他们理论上都是属于东江本部毛永诗游击麾下季退思千总的军户。他们的顶头上司季退思千总据说当年从广宁镇就开始追随毛永诗将军了,还是毛将军硕果仅存的四个老亲兵之一(当年叫做季四)。
今年毛永诗将军领着兵马去宽甸了,季退思千总则留下负责准备粮草和新丁,以便源源不断地补充前线。今天季退思带着辎重队去搜集粮草,出发前问谁愿意一起去,这件茅棚中的老大就加入了季退思的队伍,剩下的三个人趁着天晴干点儿自家地零活。
“兄弟们,看我搞到了什么?”一个壮年军汉兴高采烈地喊叫着。跑回来地时候右手把一个口袋背在肩上,左手则提着一个黝黑地大锅。
跑进家门后,这壮汉随手把背上的口袋往地上一扔,满脸得意地把大锅翻过来,左手就在锅底敲了几下,让它发出响亮地咚咚声:“听见了么?铁的,这么大的一口铁锅!”
“真是好东西。”那三个士兵围拢过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大铁锅:“大哥你从哪里搞来地?”
“从一个村子外边挖来的。”老大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今天他在一个村边无人居住地院里看到掩埋的痕迹,主人似乎离去了。结果老大就起了疑心。最后从地下刨出了一套铁制农具和不少家具。辽兵太穷了,顾不了许多,季退思千总把重犁、马具和菜刀都拿走了,这个铁锅就赏给了嗅觉灵敏的老大,除此以外,季千总还特别赏了老大半口袋杂粮。
“好久没有吃过大锅煮饭了,天天就是焖饼子。”老大一边笑容满面地开始洗锅。一边打发几个兄弟去摘野菜:“今天好好吃一顿,然后明天去找铁匠,把这锅打成把刀。”
吃饭的时候哥四个一直在商量要打一把什么样的刀,老大终于决定打一把长刀,然后用木板做个盾牌:“上次户部来勘合的时候,凡是有刀盾的都算成了兵部在案地军户,啧啧,只要能被记录下来。一个人每月就发五斗米呢。”老大掐指计算了下日子,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眼看再过两月,这户部的大人们就又要来勘合明年的兵数了,到时候我就拿着这刀盾往前那么一站……五斗米就到手了。”
不料这话引发了对方更大的义愤,语调也升高了:“黄将军是怀疑我孙之洁会做不光明正大的事么?”
……
与此同时,朝鲜,义州
三个东江士兵正在修补他们的茅屋,现在整个朝鲜北部有大批的东江士兵,义州附近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士兵本都是辽东的普通百姓,这五年源源不断地逃入朝鲜和宽甸的汉人已经有几十万之众,只要一进入东江镇领地。就会有明军军官带着物资和名册来收编他们。
除了极少数特别强壮、显眼的汉子外。大部分男丁一般只会得到一套军服外加一个斗笠,然后东江镇地军官就会要他们在花名册上签字画押。等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正式的东江士兵后,每个月就能领到两斗米。两斗米当然不够吃,但东江镇也会组织他们去挖矿、种田、耕地,只要参加这些劳作,军镇就会发给更多用来糊口的粮食。
去年辽东和朝鲜一冬没下雪,鸭绿江两岸的霜冻期更是长达一百五十天之久,结果军镇在义州附近开垦的几十万亩军屯颗粒无收。加上今年汹涌逃难而来的辽民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要多,义州附近已经有不少军户家地老人和孩子饿死了。东江本部七月后传下命令,每个军户男丁的口粮从两斗减少到一斗,这消息更让普通军户感到绝望。
不过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眼看冬天又要到了,眼前这三个军户正加紧修补自己茅屋的屋顶。这件茅棚里一共住着四个男丁,他们理论上都是属于东江本部毛永诗游击麾下季退思千总的军户。他们的顶头上司季退思千总据说当年从广宁镇就开始追随毛永诗将军了,还是毛将军硕果仅存的四个老亲兵之一(当年叫做季四)。
今年毛永诗将军领着兵马去宽甸了,季退思千总则留下负责准备粮草和新丁,以便源源不断地补充前线。今天季退思带着辎重队去搜集粮草,出发前问谁愿意一起去,这件茅棚中的老大就加入了季退思的队伍,剩下的三个人趁着天晴干点儿自家地零活。
“兄弟们,看我搞到了什么?”一个壮年军汉兴高采烈地喊叫着。跑回来地时候右手把一个口袋背在肩上,左手则提着一个黝黑地大锅。
跑进家门后,这壮汉随手把背上的口袋往地上一扔,满脸得意地把大锅翻过来,左手就在锅底敲了几下,让它发出响亮地咚咚声:“听见了么?铁的,这么大的一口铁锅!”
“真是好东西。”那三个士兵围拢过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大铁锅:“大哥你从哪里搞来地?”
“从一个村子外边挖来的。”老大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今天他在一个村边无人居住地院里看到掩埋的痕迹,主人似乎离去了。结果老大就起了疑心。最后从地下刨出了一套铁制农具和不少家具。辽兵太穷了,顾不了许多,季退思千总把重犁、马具和菜刀都拿走了,这个铁锅就赏给了嗅觉灵敏的老大,除此以外,季千总还特别赏了老大半口袋杂粮。
“好久没有吃过大锅煮饭了,天天就是焖饼子。”老大一边笑容满面地开始洗锅。一边打发几个兄弟去摘野菜:“今天好好吃一顿,然后明天去找铁匠,把这锅打成把刀。”
吃饭的时候哥四个一直在商量要打一把什么样的刀,老大终于决定打一把长刀,然后用木板做个盾牌:“上次户部来勘合的时候,凡是有刀盾的都算成了兵部在案地军户,啧啧,只要能被记录下来。一个人每月就发五斗米呢。”老大掐指计算了下日子,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眼看再过两月,这户部的大人们就又要来勘合明年的兵数了,到时候我就拿着这刀盾往前那么一站……五斗米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