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形势
、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已经为他赢得了黄石的认可。新的大炮现在是没得铸了,此时黑岛舰队长领着那些海船正在行驶去日本的路上。希望这次能有不错的收获。

  鲍九孙正在对黄石做单独的面对面报告,他介绍了几次战役后,长生岛军工部门对长枪和火铳的不少改进建议,比如枪刃问题。

  军工单位提供的一份图纸上,一尺五的枪刃被加长到了二尺五,黄石看图纸的时候,鲍九孙就按照长生岛一般的习惯,自顾自地拖了个扳凳坐下然后开始发言:“虽然我军的枪刃长度远远超过一般的长枪,但南关一战还是有不少长枪被建奴削断了。所以卑职建议把枪刃再次加长。”

  说着鲍九孙就替黄石翻了一页,露出下面的另一张图纸:“或者在枪刃后加上至少一尺的套管,这样应该也可以保护枪杆了。”

  两个人边讨论边做决定,最后黄石点着头许可了大部分的改进。这些改进将会进行试工,消耗的工时和改进后的效果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最后定策的依据。

  翻到最后一张图纸的时候。黄石看得楞了好半天,一边的鲍九孙得意洋洋地享用了一番长官的惊讶,才对着还在愣神的黄石出声说道:“大人明鉴,这是长生岛军工司计划制造的新式兵器,卑职敢为大人讲解一下……”

  听过了讲解以后。黄石立刻追问道:“这兵器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

  “下个月应该就可以开始测试了,一切顺利的话六个月以内可以装备部队。”

  “很好,我会和杨游击说,全力支持这种兵器的制造和测试,但是……”黄石用最严肃的语气告诫鲍九孙:“这个兵器绝不能被外人知道,所有的制造和测试都转去中岛进行。”

  天启五年四月初,宽甸。

  东江军和后金军的战线僵持在大奠堡已经有不少时候了,东江右协指挥官陈继盛副将本来一直是主张稳健的,所以近一年来明军和后金军的交战并不多。可是最近东江右协的官兵里流传着对陈继盛很不妙的流言。不少人都偷偷摸摸地私下议论陈副将的眼力,据说正是因为陈继盛的阻止,东江本部和右协的兵力才没有向辽南投入。结果让建奴从东江名将黄石的眼皮底下逃走了……

  “南关之战到底如何?”孔有德在接风宴上急不可待地问起耿仲明。

  “没看见,不过肯定是大胜……”

  耿仲明还没有说完话,坐在一边的耿叔明就叫了起来:“永诗哥哥,南关是没有看见,但金州那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足足有六旗啊,老奴都来了。那逃出去的三个旗,穿的都是破破烂烂地,见了老奴后那些建奴一个个眼泪横流,就跟再世为人那么高兴啊。”

  耿仲明始终没有打断他弟弟的发言,最后还点头表示认可。

  “永诗哥哥,你和黄副将的关系怎么没有告诉过我大哥啊?”耿叔明又是羡慕又是不满地再次开口,他还兴奋地告诉孔有德:“这次黄副将给了我们二百铠甲和三百套刀盾。现在营里不要说亲兵和家丁了,就是那些小头目也都不用竹枪木棍了。”

  孔有德听完只是微微一笑:“这次去辽南,你们兄弟俩是发大财了。”

  “有一百套刀盾是要孝敬哥哥的。”耿仲明一直觉得能在黄石那里捞这么多,肯定是和孔有德的面子分不开的,他说完以后孔有德也不椎辞就同意收下了。

  “兄弟听说……”耿仲明先是赶走了外人,然后又压低了嗓音问道:“义父大发雷震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