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厚颜无耻
��让人心里发毛,一抬头,阴沉狠辣的目光看向湛老三。</p>
湛老三这个混不吝的也被吓了一跳,刚想反驳就看到湛老二转身回屋了,气的他有火也没地方撒。</p>
唉……湛老头又郁闷的蹲下来抽旱烟,枯树皮一般黝黑的老脸写满了苦闷,好好的一个家怎么就变成这样子了。</p>
屋子里,正坐在大门口补裤子的湛老太抬起头,干瘪的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却露出前所未有的轻松,把这个祸害休回家了,这个家就安生了。</p>
第二天,天色微亮,湛非鱼刚出院子门就看到老宅的牛车从面前经过,离得近,能听到车上的人发出的呜呜声,双脚似乎还在踢打着牛车底板。</p>
“作孽啊!”一旁的胡大叔摇着头感慨一声,看向湛非鱼道:“湛老二把她媳妇用麻绳给绑住了,这是送回姚家村呢。”</p>
湛非鱼看着昏暗的光线下渐渐远离的牛车,论起心狠来,谁也比不上上前二叔。</p>
“小鱼坐稳了。”胡大叔吆喝了一嗓子,赶车牛车慢慢的往村口走。</p>
……</p>
县学一共有生员二十多人,根据进度分了甲乙两个班,甲班是已经参加过乡试却落第的八个秀才。</p>
乙班十多个学生没考过乡试,有些还打算在县学多磨炼几年,有些打算后年八月跟甲班的人一起去乡试。</p>
讲堂上,窦夫子正在讲试帖诗。</p>
“乡试考五言八韵,童生试则是五言六韵,官韵只限一韵,结构写法如制艺文一般,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以此类推。”</p>
“写诗乃是情怀,岂可与制艺文归为同类。”圆脸少年文敏发声抗议,立刻引起同窗们的附和。</p>
说到制艺文他们就一个头两个大,而试帖诗只要通顺,不犯了格律错误便可,前者是冷酷无情老夫子,后者则是红袖添香小丫鬟。</p>
坐第一排的湛非鱼听着彼此起伏的哀嚎声不由笑了起来。</p>
“夫子,小师妹第一天入学,你不能这么吓她!”文敏正义感爆发。</p>
“夫子把诗和制艺文等同,这让我们还怎么活!”制艺文次次垫底的同窗哭丧着脸,一副你无情、你冷酷的指控目光看向窦夫子。</p>
窦夫子冷声一笑,“既然你们都是作诗的高手,那好……”</p>
沉吟半晌,窦夫子再次开口:“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以此为题做五言八韵诗一首。”</p>
顿时哀嚎声又是一片,他们只想写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不想从四书五经里选的题目作诗!</p>
等湛非鱼被喊到上面来后,窦夫子一扫刚刚的严厉,轻声问道:“可知此题出自何处?”</p>
“回夫子是《尚书·周书》。”湛非鱼也放低了音量,不打扰下面冥思苦想的师兄们,“是周成王幼年时,辅政的叔父周公旦为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享乐而作的文章。”</p>
窦夫子再问,“此句何解?”</p>
“做君主不该贪图安�
湛老三这个混不吝的也被吓了一跳,刚想反驳就看到湛老二转身回屋了,气的他有火也没地方撒。</p>
唉……湛老头又郁闷的蹲下来抽旱烟,枯树皮一般黝黑的老脸写满了苦闷,好好的一个家怎么就变成这样子了。</p>
屋子里,正坐在大门口补裤子的湛老太抬起头,干瘪的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却露出前所未有的轻松,把这个祸害休回家了,这个家就安生了。</p>
第二天,天色微亮,湛非鱼刚出院子门就看到老宅的牛车从面前经过,离得近,能听到车上的人发出的呜呜声,双脚似乎还在踢打着牛车底板。</p>
“作孽啊!”一旁的胡大叔摇着头感慨一声,看向湛非鱼道:“湛老二把她媳妇用麻绳给绑住了,这是送回姚家村呢。”</p>
湛非鱼看着昏暗的光线下渐渐远离的牛车,论起心狠来,谁也比不上上前二叔。</p>
“小鱼坐稳了。”胡大叔吆喝了一嗓子,赶车牛车慢慢的往村口走。</p>
……</p>
县学一共有生员二十多人,根据进度分了甲乙两个班,甲班是已经参加过乡试却落第的八个秀才。</p>
乙班十多个学生没考过乡试,有些还打算在县学多磨炼几年,有些打算后年八月跟甲班的人一起去乡试。</p>
讲堂上,窦夫子正在讲试帖诗。</p>
“乡试考五言八韵,童生试则是五言六韵,官韵只限一韵,结构写法如制艺文一般,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以此类推。”</p>
“写诗乃是情怀,岂可与制艺文归为同类。”圆脸少年文敏发声抗议,立刻引起同窗们的附和。</p>
说到制艺文他们就一个头两个大,而试帖诗只要通顺,不犯了格律错误便可,前者是冷酷无情老夫子,后者则是红袖添香小丫鬟。</p>
坐第一排的湛非鱼听着彼此起伏的哀嚎声不由笑了起来。</p>
“夫子,小师妹第一天入学,你不能这么吓她!”文敏正义感爆发。</p>
“夫子把诗和制艺文等同,这让我们还怎么活!”制艺文次次垫底的同窗哭丧着脸,一副你无情、你冷酷的指控目光看向窦夫子。</p>
窦夫子冷声一笑,“既然你们都是作诗的高手,那好……”</p>
沉吟半晌,窦夫子再次开口:“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以此为题做五言八韵诗一首。”</p>
顿时哀嚎声又是一片,他们只想写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不想从四书五经里选的题目作诗!</p>
等湛非鱼被喊到上面来后,窦夫子一扫刚刚的严厉,轻声问道:“可知此题出自何处?”</p>
“回夫子是《尚书·周书》。”湛非鱼也放低了音量,不打扰下面冥思苦想的师兄们,“是周成王幼年时,辅政的叔父周公旦为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享乐而作的文章。”</p>
窦夫子再问,“此句何解?”</p>
“做君主不该贪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