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算学天赋
�”</p>

  金姓男子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的说出了题目:“今有大将军练兵,每三人一列,余一人,每五人一列,余二人。每七人一列,余四人,十三人一列,余六人。请问湛小神童,这一队士兵至少有多少人?”</p>

  “算学题?”湛非鱼微微挑眉,这是要“独辟蹊径”绕开诗词歌赋,在算学上为难自己?</p>

  大庆朝科举和前朝不同,前朝帝王昏庸荒淫,喜诗词,因此科举取士着重于诗词歌赋,有诗才者甚至会被举荐为官。</p>

  本朝科举重时文策论,诗词虽然也考,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之用,而算学并不在科举之列,乡试时偶尔会有考官会出算学题,但一般不会太难。</p>

  湛非鱼这样的蒙童,县试、府试都没参加过,连童生都不是,更不会学算学,林夫子也没教过《九章算术》。</p>

  “你这是强人所难!”林修远开口反驳,不说小鱼才七岁,入学不到半年,就算自己,从开蒙到如今已经读书快十年了,这人出的题林修远也算不出来。</p>

  赵教谕和窦夫子几个举人没有开口,但神色都冷了几分。</p>

  即便是县学也没有开专门的算学科,只不过县学的牛夫子对算学还算精通,若有学生也喜欢,牛夫子也可私下授课。</p>

  但生员们都以科举为奋斗目标,时间都花费在《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这些需要考的书籍上,每隔几年才会有一个喜欢算学的学生。</p>

  “这题有些复杂。”牛夫子说完后,拿起纸笔开始演算起来。</p>

  大堂再次安静下来,因为是很难的算学题,县学的学生和其他秀才思考了半晌后就放弃了,而年纪更小的蒙童们就更别指望了。</p>

  倒是有一个举人、三个秀才也喜欢算学,此时和牛夫子一般拿着纸笔开始写写画画。</p>

  “湛小神童连纸笔都不需要,难道会心算?”金姓男人朗声开口,笑容满面的脸上露出敬佩之色,更是起身往前走了两步。</p>

  “不愧是陈县令夸赞的小神童,金某佩服的五体投地!”话音落下时,金姓男人给湛非鱼鞠了一躬,以示对她的敬佩。</p>

  无耻之徒!林修远气的攥紧了拳头,这人故意刁难小鱼不说,还如此举动,他分明是要败坏小鱼的名声!</p>

  而读书人最注重的就是名声,今日文会的人知道事情始末,他们不会说什么难听的话,可一旦被人恶意宣扬出去,上泗县之外的读书人会怎么看小鱼?</p>

  徒有虚表?沽名钓誉?还是夜郎自大又或者不知天高地厚,林修远能想到的所有恶意的、嘲讽的辱骂都会落到湛非鱼身上。</p>

  就在众人或是同情或是担心,而张秀才几人则冷笑得意时,湛非鱼脆声报出了答案:“五十三。”</p>

  “算出来了?”圆脸少年诧异的一愣,扭头向着还在埋头苦算的牛夫子看了过去,纸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可牛夫子都没算出来,湛小蒙童竟然有答案了。</p>

  刚刚一直担忧的林夫子、林修远和几个小同窗也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的向着湛非鱼看了过去,却不知道这答案是她算出来的还是胡诌的。</p>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