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59 82年拉菲很贵吗?
��级的名庄有4个,而拉菲就排名第一。虽然历经几个世纪的变迁,拉菲酒庄一直持守着虔诚的酿酒精神和严苛的工艺标准。

  而且拉菲的制造也是非常的严格。拉菲红酒能拥有世界顶级的优秀品质,当然首先是拉菲庄园的土壤及所处地方微型气候得天独厚。拉菲庄园总面积90公顷,每公顷种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树。其中卡本妮苏维翁(国内译名:赤霞珠)占70%左右,梅洛(merlot)占20%左右,其余为卡本妮弗朗克。平均树龄在四十年以上。每年的产量大约三万箱酒(每箱12支750ml算)。此产量居所有世界顶级名庄之冠。以此产量及其能维持的价格相比,拉菲庄的成就真是无人能及。拉菲庄的葡萄种植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学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护法,让葡萄完全成熟才采摘。在采摘时熟练的工人会对葡萄进行树上采摘筛选,不好不采。葡萄采摘后送进压榨前会被更高级的技术工人进行二次筛选,确保被压榨的每粒葡萄都达高质要求。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树才能生产一瓶750ml的酒。

  而且在我们国内的曾经有媒体报道:“中国富豪只认拉菲,而且一定要喝1982年的”,但据说罗斯柴尔德男爵家族遍及波尔多及智利、阿根廷、葡萄牙的1200万瓶年总产量中,出自波亚克村的拉菲正牌只有20万瓶左右,1982年的拉菲现在全世界还能剩几瓶?英国《金融时报》葡萄酒专栏作家、全球264位“葡萄酒大师”之一的杰西丝罗宾逊的强烈好奇,她最近以访问江汉市时的见闻所写的《拉菲的中国传奇》,在书中她提及:“在华夏,‘lafite’这个名称有着非同寻常和意想不到的共鸣。这种共鸣使得拉菲酒庄略差一些的副牌酒,竟比紧邻拉菲的超二级酒庄艾斯图涅(chteaucosd’estournel)有更高的价格。拉菲旗下的一系列基本波尔多葡萄酒,如一般的légenderpauilc也在华夏以不菲的价格出售,只因为酒标上有魔法文字‘lafite’。从这一点就说明我们国内有些暴发户的跟风是多么的严重……

  而且拉菲是波尔多红酒当中最出众的,早在1855年的评级表中,拉菲已经排名第一。当年的排名是以该葡萄酒的售价、酒质及知名度为标准的。拉菲的特性是平衡、柔顺(陈年酒),入口有浓烈的橡木味道。有些热爱雪茄的朋友认为,拉菲入口带有夏湾拿雪茄盒的独有香味,十分特别。

  它还有一个独享尊贵的“国王之酒”名称

  史料上对于拉菲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234年,当时修道院遍布大小村镇,位于法国波尔多普依勒北部的拉菲所在的地方在那时正是维尔得耶修道院。拉菲在当地方言中解释为“小山丘”,14世纪开始属于中世纪领主的财产,当时已经有人开始种植葡萄树。拉菲庄园直到17世纪西格尔家族的到来才真正发展起来。西格尔是在拉菲建立葡萄园的第一人,时间约在1670年至1680年。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于1695年继承了庄园,并通过联姻取得拉图庄园的掌管权。18世纪初,拉菲庄园葡萄酒打入伦敦市场,在当时法国首相的支持下,尼古拉从路易十五处获得“葡萄酒王子”的封号,拉菲庄园葡萄酒从此荣升为“国王之酒”,整个凡尔赛宫从此只讨论拉菲,甚至有传说杜巴丽夫人不喝其他饮料解渴,除了拉菲!

  而且拉菲还在历史巨轮中历练,由于尼古拉西格尔侯爵膝下无儿,酒庄由其四个女儿分割,拉菲于是与拉图分家。1784年,尼古拉长女的儿子由于负债累累,被迫出卖庄园,幸得波尔多第一届议会主席尼古拉插手将土地重新买回。此后的六七十年中,拉菲主人更替频繁。1868年罗富齐家族在拍卖会上购入拉菲庄园,由埃里男爵(baronelie)主管酒庄复兴工程。罗富齐家族对拉菲庄园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菲酒庄经受了更多的磨难。随着法国的失守,美度地区被德军占领,拉菲庄园不再属于罗富齐家族,而成为公众管理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