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剑割下了那姓邵的首级。"

  "从邵成德身上的伤势来看,对方用的是烈阳功,在下家里人打听过,当日出手的那位中年男子头戴木面具,穿着一袭白衣,左掌右剑,直接杀穿了将军府的防线,唉,姓邵的手下也算高手如云,却无人是那位大侠的一合之敌。"

  这件事因为事涉朝中高官,还未曾传出来,整个丹州包括乐吾山庄在内,只有少数人晓得。

  姓孟的年轻人喃喃:"……所以中年人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胡姓老人闻言,吃惊的脸色都变了:"胡某怎么听说,‘绿蓑衣’也在雍州那边。"

  ——绿蓑衣算是鱼叟的门人,虽不像北陵侯那样属于亲传弟子,也是得了不少传承,手中长剑名为"蚱蜢舟",昔年曾受鱼叟派遣,往赴边关,一人一剑尽灭都婆国三百甲士。

  "‘绿蓑衣’确实在,而且就在将军府内,但又如何?那人一招间破了‘逆流而上’,同时重创‘绿蓑衣’,却没取他性命——既然留了三分余地,那鱼叟他老人家便是知道了,也只能容让一二。"

  姓孟的年轻人摇头,低声:"明明打了十七招,怎么变成了一招?"

  没人注意姓孟的年轻人说了什么,柳家的弟子正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据他说,那位寒山派弟子闯入将军府的过程,不是十步一杀,而是一步十杀,最后剑气如虹,将将军府内用来看管逃奴的屋子劈成了两半,却分毫没有伤到里头的人。

  胡姓老人茫然不解:"那位大侠为何要去找逃奴?"

  不是说邵成德是说了掖州王坏话,才遭了灭顶之灾的吗?

  柳家弟子想了想,猜测道:"寒山派毕竟是名门正派,若只是说她老人家坏话,只教训邵成德本人便好,之所以派人覆灭了将军府,肯定是有旁的得罪的地方。"

  "画堂影上"张夫人忽然道:"将军府势大,那些逃奴被释放之后,下场也未必会好。"

  柳家弟子点头:"那位寒山派的大侠也考虑了这一点,说若是后续这些人出了什么问题,就把账算在南阳王头上,问题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天灾人祸,并拥有最终解释权——这句是那位大侠的原话,表示就算里面的逃奴就算走在路上崴了脚,都算是南阳王故意伸腿绊的。"

  张夫人:"……"

  她感觉一束正道的光照在了江湖上。

  杜高粲惊叹:"原来这便是名门正派!"

  柳家弟子干咳两声:"那个,各家有各家的习惯,这应该是掖州王的风格,不能作为所有武林正道的代表……"又道,"南阳王怀疑寒山派要找机会对付自己,千请万请,央求了净华寺的人,将涉及在内的百姓都接去了临州,如此一来,扶农郡中的人手便大大的不够,若是邓兄跟孔兄带着手下兄弟们过去,十有八九会被派往此地。"

  邓乾听得目瞪口呆,他早知掖州王行事风格强横,却料想不到对方居然能派人诛杀邵成德于前,再逼迫南阳王退让于后,当下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礼,带着手下的前山匪现苦力预备役们,立刻动身往临州赶,只盼早早赶到净华寺那里,免得掖州王再心血来潮,把正道的光照到他们脑袋上。

  看见邓乾等人离开,柳家弟子又压低声音,道:"诸位可知,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