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约莫走了一盏茶的功夫,马车朝东拐进了郦水东街。

  正是午时最炎热的时候,烈日洒在郦水河面上,微风一动,沉碧如天的涓涓细流漾起涟漪,在阳光下泛起粼粼金色。

  倚着郦水河修建的郦水东街市井喧嚣,都城繁华,早已与她记忆中的模样相去甚远。

  谢汝四处打量着,不经意就看到了“桂花斋”的牌匾。

  即便已时至正午,店铺门前依旧商客不绝,队伍的长龙已快排到东街上,又在某一处急转直下,拐了个弯儿,向别的方向甩去。

  店门口一小男童正踩在板凳上,费力地将硕大的遮阳伞支好,巨大的伞面遮天蔽日,无路可走的炎阳转头盯上了高处的瓦片,碧色琉璃瓦在酷日里熠熠生辉。

  谢汝放下了轿帘,倚靠着车壁闭上了眼睛。

  “姑娘?”玖儿瞧她面有异色,不安问道。

  谢汝却倏尔睁开了眼睛,眼底一片清明,对着莲月道:“你提到的‘桂花斋’,可是开在这条街上?”

  莲月撩开轿帘往外看了一眼,“是。”

  谢汝默不作声,袖子里的手伸了出来,又抚上胸口玉石吊坠。

  桂花斋,的确是很远啊……

  第4章 谢家。

  车马走走停停,不多时停在广宁侯府的西北侧门。

  马车才停下,便有丫鬟婆子迎了上来。

  谢汝踩着马凳下了马车,站在府门前,拢着斗篷,抬头望了望天。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不知他此时在哪里,是不是也回京了。

  谢汝觉得自己仿佛魔怔了一般。她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夫人念了多日,终于把姑娘盼回来了,这晌午日头毒,待会儿回了屋,我叫人送来些消暑的吃食来。”

  说话人是刘妈妈,伺候在谢母身边的老人。

  刘妈妈话音刚落,又瞧见谢汝身上的披风,改口道:“二姑娘身子弱,还是少用些寒食吧,我一会就交代厨娘,做些温补的来。”

  “多谢妈妈,劳您费心。”

  谢汝跟在刘妈妈身后入了府,她一边打量着雍容富贵的府邸,一边将院中清扫的丫鬟们的表情收入眼底。

  这一切倒是与她前世回到谢府时一模一样。

  “这是那位二姑娘?可真漂亮啊……”

  “隔着帷帽,你能瞧清楚?”

  “不能是不能,但这身姿曼妙,气韵清和,我猜长相错不了……”

  “听说她命不好,老夫人就是被她克死的!”

  “可她去寺里不是给老夫人祈福的吗?”

  “但老夫人的病依旧毫无起色,最后还是走啦,不知是祈福之人心不诚,还是佛祖不听她祷告啊……”

  “难怪大姑娘这几日跟夫人和老爷闹着不——”

  刘妈妈瞪了一眼那几个正闲言碎语的丫鬟,厉声训斥:“都干完活了?小心我禀了夫人扣你们月钱!”

  众人作鸟兽散,各忙各的去了。

  “二姑娘久未归来,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