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教子
,就是因为其通过海贸贩卖到了海外。”

  “所以说,只要紧抓住此三点财源,就能国富民强。当然现在还有一个商税,那更是未来朝廷的一大收入。”

  “由此可见,郑芝龙有着海贸,又有着海上兵马,如其一心经营,起码能供养起十万大军。还好,他的鼠目寸光使得郑家不进则退,到了现在,其远远不如朕之大平朝了。”

  “原来如此!”薛呈麟点点头道,“不过孩儿还有一问:与辽东虏酋为战,可以说是国之存亡大事,可父皇为何要远征朝鲜?不是说,朝鲜贫瘠寡民,所以明太祖才把朝鲜当成不征之国?”

  看到薛呈麟问的话越来越深入,吴世恭的笑意就更浓了。今天的他谈兴大起,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倾囊倒出:“麟儿,记住朕这句话:天下无不好之地,只有不会经营之人。朝鲜如此,安南同样如此。在以往,所有君臣只盯着田亩所出,可他们没发觉,金矿可远远不仅于此呢。难道人口不值钱?山林不值钱?商税、海贸税不值钱?更不用说矿山土地了。”

  “那为何以往之人想不到此点呢?”薛呈麟又问道。

  “麟儿所想差矣!”吴世恭笑着说道,“其实每代都有聪明人。但是以往对外征战,如果获胜,君主就想着什么都归自己。开疆拓土之荣耀,田亩所出,其他等等那些。可是这么一来,除了出征之将士得到一些赏赐和战利品以外,朝中官员和天下百姓就一无所获。而且其他的税种都是要派人经营的,哪里有的田税所得那么一目了然,得到多少土地就收多少税嘛!可这么一来,所有人也就盯着田税,对其他税种就视而不见,如果入不敷出,就消除了开疆拓土之心。”

  “那我们大平朝该如何解此困呢?”薛呈麟接着问道。

  “无他法,唯利益均分。”吴世恭回答道,“麟儿你是否记得?前些日子你问朕,为何朝中要设这个垦荒商行?这商行不像商行,衙门不像衙门的,有些不伦不类。其实这垦荒商行就是用在这里的。”

  “现如今,这垦荒商行主要是管各省之荒地,组织流民军屯垦荒。可是在将来,等各地官府建立,朝中政务理顺,各省之事务将逐渐归有司打理,不会再让垦荒商行插手分毫。那垦荒商行该办理何事务呢?就是与朝廷一起开疆拓土。”

  “垦荒商行从民间募集银钱,再从民间招募护卫,加上垦荒商行内有着管理经验的人员,将与官军一起,攻略到境外。比如说:此次出征朝鲜,就是水师陆战队与垦荒商行同时出征。”

  “这么一来,官军只管打仗,而打下的地盘就由垦荒商行来守御和管理。这即节省了兵力和军费,也动用民间之力一同开发新的疆土。等到攻下了朝鲜,垦荒商行只要向朝廷支付清军费,就可获取朝鲜一定时间的开发权。这样对朝中花销基本形不成什么压力,而且在以后,朝廷还能在垦荒商行的股金分配和朝鲜税收上得益。”

  听到这里,薛呈麟就有了疑问:“父皇!万一官军战败,未获得朝鲜,那么投入金钱到垦荒商行的百姓不就血本无归了吗?而且他们又怎么知道垦荒商行收益多少呢?”

  “麟儿!你真不错!这问题问得好。”吴世恭笑道,“要赚钱,尤其是赚大钱,不承担风险又怎么行呢?但你要记住:投入到垦荒商行的百姓,有许多会同样到达朝鲜,共同去经营朝鲜的产业,就算垦荒商行想玩什么幺蛾子,在人多眼杂之下,照样无所遁形。而朝廷的收益其实就有千千万万的百姓来监督,并不需要我们去关心。”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你永远记住:一个人无论是说什么话,还是做什么事,其实都不能证明他的内心想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