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李陵的故事24
�凌少君放心,我对苏姑娘没有任何想法,何况——”
他起身行了一礼,“我得多谢凌少君。”
凌随波见他笑如春风,神色真诚,略一点头,将斗笠带回头上,“如此,我便告辞了——父尊早年曾来过人界,他很尊崇人界,若有机会,欢迎你们来魔界做客。”
“一定。”陆醒再行一礼,目送他离开。
花府事变后,附近的整片区域都成了一片废墟,所幸天渊派弟子事前就将附近的百姓转移,因此没有牵连到什么无辜的人。
不过花家一朝倾覆,凤阳城的大局,也只得数位掌门暂时出面来主持。
陆醒仍很低调地坐在末座,听几位掌门激烈地争论不休,发现讨论来讨论去,好像没有丹青阁什么事,干脆找了个借口提前退席。
他回了逐月堂,去看了重伤未愈的花渔。
花泽守在他身边,细心地照顾着大哥,兄弟俩都显得很平静,对这样的一个结果似乎已经完全接受了。
“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陆醒躬身检查了一下花渔的伤势,在他床头坐下。
花渔沉默不语,花泽笑嘻嘻道:“名利来的快也去得快,不过都是身外之物,我已与大哥说了,等他伤好,便送他们一家去南鹤洲,大哥也是偃师,手艺不错,养活一家不成问题,至于我嘛……”
他脸上露出向往的表情,“云游四海,走到哪儿说到哪儿。”
陆醒不由莞尔,“嫂子和蓁儿呢?”
“瑾娘自是随我,”花泽道,“蓁儿想学制偃之术,已与李偃师说好,会随她去青宴山。”
“是吗?”陆醒颔首,“如此也好,今后若有需要,随时找我。”
他回了步雨楼,看见李陵穿戴整齐,正坐在门口的青石凳上等他。
“你什么时候起床的?”他笑道,想起昨晚说过的话,上前将她抱起来,准备抱她进门。
她笑意盈盈地圈住他的肩膀,“放我下来,我是来告别的。”
“告别?”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舍地放她下来,“怎么说走就走?”
“今晨收到师父的信,她已回了青宴山,让我尽快回去,说有事要交代,”她笑道,“何况此间事已了,我也在外玩了两个月,再不回去不像话了。”
他很懊恼地说:“可是我在这里还有些没处理完的事。”
“我知道,”她抱住他的腰,把头埋进他怀里,“我在青宴山等你。”
“不能迟两天再走么?”他搂紧她,“就当陪我,我舍不得让你走。”
她只笑着没说话,他再做一次努力,“昨晚咱们说的双修功法……”
“我已经去藏书楼拓印了一份,”她从他怀里挣脱出来,满含笑意的如水双眸注视着他,“我会好好研究的。”
陆醒无可奈何,只得放她离去。
半个月后,已是初夏季节。
青宴山上的樱花梨花已谢,遍山郁郁葱葱,峰峦迭翠,削壁间藤萝悬绕,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山顶的宴亭一侧,耀在迭壑间的清流瀑带上,似万点金光倾泄飞舞。
亭中坐了四人,李陵和陆醒坐在一起,对面则是两人的师父秦惜晚和拂云叟。
他起身行了一礼,“我得多谢凌少君。”
凌随波见他笑如春风,神色真诚,略一点头,将斗笠带回头上,“如此,我便告辞了——父尊早年曾来过人界,他很尊崇人界,若有机会,欢迎你们来魔界做客。”
“一定。”陆醒再行一礼,目送他离开。
花府事变后,附近的整片区域都成了一片废墟,所幸天渊派弟子事前就将附近的百姓转移,因此没有牵连到什么无辜的人。
不过花家一朝倾覆,凤阳城的大局,也只得数位掌门暂时出面来主持。
陆醒仍很低调地坐在末座,听几位掌门激烈地争论不休,发现讨论来讨论去,好像没有丹青阁什么事,干脆找了个借口提前退席。
他回了逐月堂,去看了重伤未愈的花渔。
花泽守在他身边,细心地照顾着大哥,兄弟俩都显得很平静,对这样的一个结果似乎已经完全接受了。
“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陆醒躬身检查了一下花渔的伤势,在他床头坐下。
花渔沉默不语,花泽笑嘻嘻道:“名利来的快也去得快,不过都是身外之物,我已与大哥说了,等他伤好,便送他们一家去南鹤洲,大哥也是偃师,手艺不错,养活一家不成问题,至于我嘛……”
他脸上露出向往的表情,“云游四海,走到哪儿说到哪儿。”
陆醒不由莞尔,“嫂子和蓁儿呢?”
“瑾娘自是随我,”花泽道,“蓁儿想学制偃之术,已与李偃师说好,会随她去青宴山。”
“是吗?”陆醒颔首,“如此也好,今后若有需要,随时找我。”
他回了步雨楼,看见李陵穿戴整齐,正坐在门口的青石凳上等他。
“你什么时候起床的?”他笑道,想起昨晚说过的话,上前将她抱起来,准备抱她进门。
她笑意盈盈地圈住他的肩膀,“放我下来,我是来告别的。”
“告别?”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舍地放她下来,“怎么说走就走?”
“今晨收到师父的信,她已回了青宴山,让我尽快回去,说有事要交代,”她笑道,“何况此间事已了,我也在外玩了两个月,再不回去不像话了。”
他很懊恼地说:“可是我在这里还有些没处理完的事。”
“我知道,”她抱住他的腰,把头埋进他怀里,“我在青宴山等你。”
“不能迟两天再走么?”他搂紧她,“就当陪我,我舍不得让你走。”
她只笑着没说话,他再做一次努力,“昨晚咱们说的双修功法……”
“我已经去藏书楼拓印了一份,”她从他怀里挣脱出来,满含笑意的如水双眸注视着他,“我会好好研究的。”
陆醒无可奈何,只得放她离去。
半个月后,已是初夏季节。
青宴山上的樱花梨花已谢,遍山郁郁葱葱,峰峦迭翠,削壁间藤萝悬绕,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山顶的宴亭一侧,耀在迭壑间的清流瀑带上,似万点金光倾泄飞舞。
亭中坐了四人,李陵和陆醒坐在一起,对面则是两人的师父秦惜晚和拂云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