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览尽经年恩仇事
到了嗓子眼,怎么这三只,都在太后这里。

  太后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她将手伸到我的面前,我慢慢地伸出手,几乎是不敢碰那根簪子。太后将我手上那根母亲的簪子拿走,仔细看了半晌,用手轻轻摩挲着,眼神已经变得凄迷起来。

  她悠悠的说道:“你可知,这簪子,并不是你母亲的。”

  我惊得几乎咬到自己的舌头,看着太后,满眼的不解。

  太后凄凉一笑:“告诉你也无妨,即便哀家不说,遥儿迟早也是会告诉你的。既然迟早会知道,不如哀家亲口说出来得真切。”

  “这簪子,是哀家还在闺中时最心爱的物件。”太后停了很久之后才说道,她的目光似越过了时间,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我看到她甚至是带着一丝甜美的笑,那笑与她如今身上的庄重是完全不吻合,可是,那却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笑容。

  “这簪子,是哀家入宫前,与心爱之人的定情物。”她的语气轻柔,仿佛桂枝上的明月,充满了甜蜜:“这簪子,是哀家心爱之人,特意为哀家打造的。又因为哀家小字‘兰’,便将字也刻入其中。”

  她顿了顿,又怅然道:“之后入了宫,先帝给我改为了‘珏’,便再没有人记得,哀家是叫‘兰儿’的。”

  她低头看着那簪子笑了笑说道:“只可惜造化弄人,哀家无法与心爱之人相守。于是,这簪子,哀家出嫁的前一晚,托人秘密将它交给了一个人。”

  “你可知,哀家送去给的那个人,是谁?”太后定定地看着我,目光里都是怜爱。

  前尘往事如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我不是没有听说过这样一段往事,却总以为是别人无中生有的故事。此刻看太后的神情,却似乎……

  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惊了自己多年以来所认为的,双亲和睦的印象。

  “太后……”我迟疑着:“儿臣不敢妄自揣度。”

  太后笑了,轻轻拭了拭眼角:“这么多年,哀家以为,哀家都要忘记了。”

  之后太后的叙述中,我一直是恍惚的,那很久之前的情爱恩怨在她的口中徐徐展现在眼前。

  当年的闵小姐,与那时的凌公子,情投意合,暗结同心。

  若是没有那一纸诏书,如今一定会是夫唱妇随,举案齐眉。那时看来,才子佳人,最是登对。

  可是,闵家小姐注定成为这大羲的皇后,如今的太后,而凌公子,才冠九洲,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成为政治场上的翘楚。

  即使无奈,即使怨恨,但是皇命难违。两人只好小心地收起了情感,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也是为什么父亲一直鞠躬尽瘁的原因,不全是一个臣子的拳拳赤诚,还有对心爱的人的保护。

  这一保护,就是几十年。

  我的母亲,那个我的印象中带着江南柔美温和的女子,想必是知道的。只是她也将内心的怨尤埋藏,做好她相国夫人的本分,也得到了夫君的情谊。

  只是,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父亲恐是一刻也没有忘记年少时的爱情,所以,做什么,付出什么,哪怕没有回报,都甘之如饴。

  沈羲遥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才恨父亲,他是恨这段经年前的爱情,以及这爱情到如今依旧没有完全褪去,在他这样一个天生的帝王的眼中,这是对皇室的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