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曹冲
又是县令,刘璋想到诸葛亮,这些人才都喜欢当县令糊口吗?不过从这里也看出曹冲和周不疑的最大区别。

  周不疑那是什么话都敢说,敢顶撞自己,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缺点,还敢妄论储君之事,还提前就为刘循的世子之位做准备。

  这些举动,碰到一般的君王,条条都是大罪,而且就算是在刘璋这里,假如刘循最终不能为世子,周不疑也是第一个要杀之人。

  周不疑并非不懂这些,只是认定自己夭折之命,破罐破摔。

  相对的曹冲却内敛多了,因为是曹操之子,为了避嫌,直接拒绝了出仕,要换做周不疑,说不定为了报仇,根本不会客气。

  就在刘璋还在考虑怎么安排曹冲时,一旁五岁的刘康突然开口道:“父王,孩儿也听闻了曹冲哥哥的名声,以前不疑哥哥做了大哥的老师,可以让曹冲哥哥也做我的老师吗?”

  刘康认真地看着刘璋,刘璋没想到刘康会提出这个要求,看来自己这个儿子绝对比刘循聪明的不是一点半点,可是刘璋却没答应,而是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抬起头对曹冲道:“曹公子,你可愿意?”

  刚才刘璋沉思的时候,曹冲一直看着刘璋,这时从容地答道:“曹冲知道当初周不疑也只是循公子伴读,曹冲绝不敢称师,不但不敢称师,连伴读也不能做,多谢少公子厚爱,请蜀王和少公子收回成命。”

  刘康一下皱紧了眉头,问曹冲道:“为什么?”

  曹冲微微沉吟一下道:“少公子与循公子,皆关系未来的大汉,周不疑在蜀王出兵汉中以前,就已经住进成都牧府。可以说见证了蜀王新政的全部实施。

  而蜀王的新政,正是今后大汉天下的核心,绝不可违背和偏离。

  周不疑做循公子之师自然可以,但是曹冲对蜀王新政一窍不通,那才是误导公子,如果妄自对公子施加影响,恐影响今后大汉发展,曹冲不能承担罪过。”

  “这……”刘康明显不舍,转头看向刘璋。

  刘璋微微一笑,对曹冲道:“既然如此,本王就不为难曹公子了,曹公子放心,我军已经派大批细作进入河北,应该有很大希望救出魏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