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册封
sp; “荀彧(张辽……)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参见蜀王,蜀王千岁。”

  “众卿平身。”伏寿向曹军众文武做了一个起身手势,缓缓道:“本宫听蜀王殿下说,魏王曹操已经弃暗投明,愿意归附朝廷,此本兴盛社稷之举,奈何被一群宵小阻挠,魏王也深陷贼首。

  邺城叛贼此举,上不合天道,下不应民心,恸伤大汉,遗害社稷,蜀王必率我大汉官军荡除之,救下魏王。

  诸位来投,说明皆与魏王一样,乃弃暗投明之忠义之士,理应加封,蜀王殿下,你来宣读本宫旨意吧。”

  荀彧张辽等人略微诧异,现在的伏寿与以前在曹军中那个伏寿的柔弱女子形象完全不一样,坐在上位尽显雍容华贵,没有一点局促,与真的太后摄政没有两样。

  如果不是荀彧张辽等人肯定地知道川军是刘璋掌权,乍一看,还以为川军真是伏寿说了算。

  伏寿将一席话说完,好像完全出自内心,没有一点胁迫的意思,尤其是最后那句:“蜀王殿下,你来宣读本宫旨意吧。”

  哪怕知道刘璋宣读的是自己的意思,或许伏寿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旨意是什么,但是这句话放在以前,刘协是绝不敢对曹操说的。

  这是和以前曹军挟持刘协是完全不同的观感。完全没有挟持的感觉。

  自从上次伏寿早产,荀彧荀攸等人已经隐隐听见议论,现在见了伏寿,心中已经确认,“果然如此”。

  不过他们还是了解伏寿的,竟然能让伏寿心甘情愿为傀儡,都不由惊讶刘璋的本事。

  以前董卓是威吓逼迫,曹操是软刀子,现在刘璋竟然能让伏寿心甘情愿。

  挟持天子看来也是需要水平的,三者一比较,高下立判啊。

  “是。”刘璋向伏寿施礼,转过身对曹军文武道:“文若,文远,还有其他诸位,你们初来川军,本是该好好休整,熟悉川军的,本王现在代太后册封你们官职,恐怕要即日上任辛劳,你们可愿意?”

  刘璋看向曹军众文武,荀彧和张辽等人互相看着,都有些不可思议,原本还以为先会被冷落,然后逐个考察,等表了忠心后,再委任官职,没想到这才回到长安第二天,刘璋就要封赐,还真是出人意料。

  “我等谨遵太后蜀王旨意。”荀彧张辽等一起下拜。

  “好。”刘璋拿出一封诏书看了一眼,没有照着念,将诏书垂到腰下,直接道:“南阳,豫州以西,河洛之地,原本皆富庶之地,因为战乱逐渐荒芜,虽然现在归附朝廷,但是民生未复,迫切需要能臣干吏治理。

  太后闻荀彧荀文若,程昱程仲德,皆治世良才,现册封程昱为豫州牧,兼领南阳太守,册封荀彧为河南尹,主持河洛之地重建。”

  荀彧和程昱都不可置信地听着诏令,几乎忘了下拜,他们只以为刘璋会分封一个不足轻重的官职,就算官位高,也必然被掣肘的官位,可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一出来,就是一方大员,还是要害之地。

  荀彧抬起头道:“蜀王殿下,河洛之地东连虎牢关前线,北达下河套并州,两地皆川军前线重地,乃后勤补给之路咽喉,属下……”

  “是啊,豫州也覆盖颖水前线。”程昱跟着道。

  “正因为如此,才正需要两位大才,难道二位是觉得能力不足吗?”刘璋问道,不管是后世评价,还是刘璋对这个时代的了解。

  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