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事
</tr>
</table>
窗外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欢腾的氛围将空气中的寒意都驱散了。
唐舟渝系上围裙走到姑丈身旁开始帮忙处理排骨和里脊,除夕这日需要祭祀先祖,他们家的习惯是炸制鱼、肉、豆腐等作为供品。从初中开始,他就接过接力棒成为负责打下手的帮厨,这也是家里的惯例,先头的堂哥、堂姐也当过几年帮厨,干满三年就可以退位让贤了。
“小舟明年也到考高中的时候了,有想去的学校么?”姑丈一边利落处理着排骨,一边噙着笑意和旁边的唐舟渝搭话。
唐舟渝戴上手套准备腌渍里脊:“如果分数够的话,当然最想去乾南了。”
姑丈笑了笑:“你们这些孩子里啊,就你最会读书,听你妈妈说现在是全班第一,实验的班级第一少说也是年段前三十吧,进乾南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到这里,唐舟渝腌肉的动作顿住了,眼眸低垂没有应和。
晚上的年夜饭很丰盛,全家人热热闹闹凑了两桌,丝毫不见平日里的生疏,大人们谈笑、寒暄、互相吹捧的姿态不似一年才能见一面的,反而像是日日联络一般。
唐舟渝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突然觉得觉得口中的饭菜有些索然无味,于是他早早放下了筷子上楼休息去了。
大人们知道唐舟渝从小就是个挑食的,对他的离席并不在意,又或者说作为辈分最小的孩子,大家也无暇分神关照他。
唐舟渝独自走上楼,找了一个黑沉沉的角落,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绚烂烟火。
烟火绽放的声音简直震耳欲聋,唐舟渝却觉得世界格外安静。
踢踏的脚步声响起,在唐舟渝没有察觉时,面前出现了一杯椰汁。他下意识回过头,只见唐父正站在身后。
“爸爸?”
“我看你这么早就不吃了,一想你就是因为白天和你妈吵架置气了。”唐父坐到沙发上,审视着这个棱角逐渐分明的儿子,语气却很和缓,“我不是说了么,你要学会体谅你妈妈,你妈妈就是那么个性格,她的话你听听就好,不要往心里去。”
从记事起,唐舟渝总是听到类似的话,以至于唐父才刚开了一个头,他已经能够自动接下句了。“所以说啊,你记得明天和你妈妈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知道么。”
“就因为我全班成绩第一,所以我需要道歉,你是这个意思吗,老爸。”
唐父的治家哲学是以和为贵,唐母多年犹能一副少女情态与这点密不可分。都说人前教子,背后教妻,老唐一直把这一条贯彻得很好。
但凡妻子训斥儿子,不论黑白唐父总要先各打五十大板,而后为平息家庭战争,再让儿子哄哄老妈,道个歉就算完事。至于其中曲折黑白,按照唐父的理论,都是一家人,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再者,没有晚辈议论长辈是非的道理,就算妻子有时的确是不讲道理,可怎么着也没有让长辈给晚辈道歉的理儿啊。
当唐舟渝尚为幼童的时候,他还看不清里头的道理,因此对幼年的他来说,母亲发火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情。
而现在他长大了,很不幸的是,在唐父的言传身教下,唐舟渝没能形成豁达大气的性格,反而变成了一根筋,轴得不能再轴。
认错,可以,得先分辨是非。
这是
</table>
窗外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欢腾的氛围将空气中的寒意都驱散了。
唐舟渝系上围裙走到姑丈身旁开始帮忙处理排骨和里脊,除夕这日需要祭祀先祖,他们家的习惯是炸制鱼、肉、豆腐等作为供品。从初中开始,他就接过接力棒成为负责打下手的帮厨,这也是家里的惯例,先头的堂哥、堂姐也当过几年帮厨,干满三年就可以退位让贤了。
“小舟明年也到考高中的时候了,有想去的学校么?”姑丈一边利落处理着排骨,一边噙着笑意和旁边的唐舟渝搭话。
唐舟渝戴上手套准备腌渍里脊:“如果分数够的话,当然最想去乾南了。”
姑丈笑了笑:“你们这些孩子里啊,就你最会读书,听你妈妈说现在是全班第一,实验的班级第一少说也是年段前三十吧,进乾南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到这里,唐舟渝腌肉的动作顿住了,眼眸低垂没有应和。
晚上的年夜饭很丰盛,全家人热热闹闹凑了两桌,丝毫不见平日里的生疏,大人们谈笑、寒暄、互相吹捧的姿态不似一年才能见一面的,反而像是日日联络一般。
唐舟渝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突然觉得觉得口中的饭菜有些索然无味,于是他早早放下了筷子上楼休息去了。
大人们知道唐舟渝从小就是个挑食的,对他的离席并不在意,又或者说作为辈分最小的孩子,大家也无暇分神关照他。
唐舟渝独自走上楼,找了一个黑沉沉的角落,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绚烂烟火。
烟火绽放的声音简直震耳欲聋,唐舟渝却觉得世界格外安静。
踢踏的脚步声响起,在唐舟渝没有察觉时,面前出现了一杯椰汁。他下意识回过头,只见唐父正站在身后。
“爸爸?”
“我看你这么早就不吃了,一想你就是因为白天和你妈吵架置气了。”唐父坐到沙发上,审视着这个棱角逐渐分明的儿子,语气却很和缓,“我不是说了么,你要学会体谅你妈妈,你妈妈就是那么个性格,她的话你听听就好,不要往心里去。”
从记事起,唐舟渝总是听到类似的话,以至于唐父才刚开了一个头,他已经能够自动接下句了。“所以说啊,你记得明天和你妈妈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知道么。”
“就因为我全班成绩第一,所以我需要道歉,你是这个意思吗,老爸。”
唐父的治家哲学是以和为贵,唐母多年犹能一副少女情态与这点密不可分。都说人前教子,背后教妻,老唐一直把这一条贯彻得很好。
但凡妻子训斥儿子,不论黑白唐父总要先各打五十大板,而后为平息家庭战争,再让儿子哄哄老妈,道个歉就算完事。至于其中曲折黑白,按照唐父的理论,都是一家人,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再者,没有晚辈议论长辈是非的道理,就算妻子有时的确是不讲道理,可怎么着也没有让长辈给晚辈道歉的理儿啊。
当唐舟渝尚为幼童的时候,他还看不清里头的道理,因此对幼年的他来说,母亲发火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情。
而现在他长大了,很不幸的是,在唐父的言传身教下,唐舟渝没能形成豁达大气的性格,反而变成了一根筋,轴得不能再轴。
认错,可以,得先分辨是非。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