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更换冕服, 听到春冬的问题, 她语调平静, 显然早已进过深思熟虑。
“这份骄傲会深埋于汉族子民的血脉里, 哪怕历经千万载岁月, 哪怕汉族会遭遇到各种劫难,哪怕有人要从根基里摧毁我们的民族, 汉族子民都会拥有继续站起来、继续开创新的辉煌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先民曾经多么骄傲。”
哪怕春冬早已通读经史子集,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衡玉这句话的含义。
但她唯独能肯定的一件事是——陛下不担心这样的高要求, 作为行此开天辟地伟业的开国女帝,陛下比任何人都更坚定。
这就是她所效忠的帝王啊。
为衡玉整理好冕服的衣领, 春冬落后衡玉一步, 跟着衡玉前往昭和殿上早朝。
这是衡玉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早朝, 商议的主要问题是隐田隐户问题。衡玉想要重新命人丈量青州、徐州等地的土地,重新统计这几州的人口,推行均田制。
如今这世道,谁拥有最多的隐田隐户?毫无疑问是世家。
衡玉此举就是要拿她治下的世家们来开刀。
现在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出身世家,一听到这话,不少官员纷纷对视,既想要站出来反驳又没这个勇气站出来反驳。
——这位陛下可是从流民里发迹的,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怎么倚仗过世家大族。当初没受过世家的太多恩惠,如今她自然也不可能会受到世家的挟制。
“陛下,清理隐田隐户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啊。”有人硬着头皮出列。
衡玉淡淡道:“这几年,朕陆陆续续在并州、冀州和幽州之地推行均田制,再事关重大也该琢磨透了。”
身为世家之首的王家主心下轻叹,终于下定决心,缓缓走到朝堂中间。
他能感觉到世家官员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来,都钉在他的背后,似乎是期待他能出声反对——
但是,他怎么可能反对?早在他和他的家族决定支持女帝时,他就已经知道在这之后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陛下,臣以为均田制此举功在千秋,臣附议。”王家主道。
王家主是个狠人,既然已经表态,他干脆表态到了底:“臣的老家就在徐州琅琊,待早朝结束,臣定会好好督促族中人,让他们看看族中可有什么隐田隐户,如果有的话会及时协助官府进行清理。”
衡玉很欣赏王家主这种会权衡利弊的老狐狸,这样的人很清楚怎么做对自己、对家族才是最有利的。
“王卿果然不愧是国之栋梁,朕之倚仗。”
得到这么一句夸奖,王家主心下稍松口气。
但感觉到身后那些越发凌厉的注视,王家主又觉得头疼。
有了王家主站出来附议,本来就被衡玉杀怕了的世家官员更没胆子出声反对了。明明他们每个人都心存不满,但到了早朝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赞同了这件事。
有些人琢磨着要不要给各地官员使绊子,让均田制在地方落实不了,成为一项空头制度。但想了想女帝的铁血手段,又实在没有那个胆子。
于是,均田制度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在各地推行起来。
趁着这个机会,衡玉将从书院毕业的学子们调往各地担任基层官员,让他们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
&em
“这份骄傲会深埋于汉族子民的血脉里, 哪怕历经千万载岁月, 哪怕汉族会遭遇到各种劫难,哪怕有人要从根基里摧毁我们的民族, 汉族子民都会拥有继续站起来、继续开创新的辉煌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先民曾经多么骄傲。”
哪怕春冬早已通读经史子集,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衡玉这句话的含义。
但她唯独能肯定的一件事是——陛下不担心这样的高要求, 作为行此开天辟地伟业的开国女帝,陛下比任何人都更坚定。
这就是她所效忠的帝王啊。
为衡玉整理好冕服的衣领, 春冬落后衡玉一步, 跟着衡玉前往昭和殿上早朝。
这是衡玉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早朝, 商议的主要问题是隐田隐户问题。衡玉想要重新命人丈量青州、徐州等地的土地,重新统计这几州的人口,推行均田制。
如今这世道,谁拥有最多的隐田隐户?毫无疑问是世家。
衡玉此举就是要拿她治下的世家们来开刀。
现在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出身世家,一听到这话,不少官员纷纷对视,既想要站出来反驳又没这个勇气站出来反驳。
——这位陛下可是从流民里发迹的,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怎么倚仗过世家大族。当初没受过世家的太多恩惠,如今她自然也不可能会受到世家的挟制。
“陛下,清理隐田隐户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啊。”有人硬着头皮出列。
衡玉淡淡道:“这几年,朕陆陆续续在并州、冀州和幽州之地推行均田制,再事关重大也该琢磨透了。”
身为世家之首的王家主心下轻叹,终于下定决心,缓缓走到朝堂中间。
他能感觉到世家官员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来,都钉在他的背后,似乎是期待他能出声反对——
但是,他怎么可能反对?早在他和他的家族决定支持女帝时,他就已经知道在这之后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陛下,臣以为均田制此举功在千秋,臣附议。”王家主道。
王家主是个狠人,既然已经表态,他干脆表态到了底:“臣的老家就在徐州琅琊,待早朝结束,臣定会好好督促族中人,让他们看看族中可有什么隐田隐户,如果有的话会及时协助官府进行清理。”
衡玉很欣赏王家主这种会权衡利弊的老狐狸,这样的人很清楚怎么做对自己、对家族才是最有利的。
“王卿果然不愧是国之栋梁,朕之倚仗。”
得到这么一句夸奖,王家主心下稍松口气。
但感觉到身后那些越发凌厉的注视,王家主又觉得头疼。
有了王家主站出来附议,本来就被衡玉杀怕了的世家官员更没胆子出声反对了。明明他们每个人都心存不满,但到了早朝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赞同了这件事。
有些人琢磨着要不要给各地官员使绊子,让均田制在地方落实不了,成为一项空头制度。但想了想女帝的铁血手段,又实在没有那个胆子。
于是,均田制度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在各地推行起来。
趁着这个机会,衡玉将从书院毕业的学子们调往各地担任基层官员,让他们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