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人和人的差别有的时候和人与猴子差不多。
我明明听得懂你每一个字,但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祖徽之沉默了一会儿,其实甘甜一开始拿出解答好的挂牌的时候他没反应过来。甘甜用了自己更熟悉的阿拉伯数字,以及通用数学符号,甚至表示点线的时候直接使用英文字母。
不过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在甘甜开始说明自己的答案的时候他就理解了。
没什么不能理解的,这个时候研究数术的,有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简写数字’和‘数学符号’。有的人还是一个学派统一用一种,有的人就是私人爱用什么就用什么了…而这种任性的还往往是特别厉害的那种!
大概是因为普遍没有找到最有效率的符号和数字,这个时候甚至纯文字都还很流行!在这种情况下,强行统一数字和符号也不太现实。
站在后来者的角度,觉得统一一个标准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经历这个时期的当事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反正研究这些的人都看得懂,何必要改呢?如果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凭什么用你的,不用我的?至少得出一个能服众的领军人,然后以诸侯会盟的方式开会商量,这才有可能统一一个标准。
而标准一旦定下,真的完成普及也需要不少时间呢!
甘甜在这道二次函数题中就连坐标系都和别人画风不同!
说出来可能有点儿难理解,但这个时候的坐标系确实很放飞自我,大概就是大家随便用的程度。
一般来说只有一个确定的‘x轴’,而且一些老派的人还不承认有负轴。
至于‘y轴’,则可以有,也可以无,有的话也可以自行决定和‘x轴’的角度。讲真的,现在夹角45°也挺流行的…虽说各种角度的坐标轴夹角没有谁比谁高贵的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本来就要构建不同夹角的坐标轴,但一般情况下难道不是统一一下会让很多题目少走很多弯路吗?
这又是一个后来者的误区了,后来者很容易知道什么是‘最终结果’,但身处其中的人却不一定能看穿趋势。而且就算看穿了,也得考虑当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如果时机不到,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也只能暂时放弃。
二次函数在初中阶段而言绝对是‘大魔王’,但在甘甜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她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啦!
纯粹以计算量来说,她其实不觉得其他同学一个都答不出…之所以都不会的样子,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类题,一下被砸懵了吧。
习惯了就会好。
甘甜这样想,是对,也是错。
大家确实第一次接触这类题,也确实被砸懵了,但不是习惯了就会好,或者说这个习惯的过程远比甘甜想象的要长很多。
关键的问题是,二次函数并不是发源于中原、土生土长的数术!
中原重数术,关于数术的思维有自己的一套,不管这一套思维如何,总之没有涉足‘几何’的意思。事实上,中原数术太‘实’了!这甚至是整个东胜神州的数术都有的问题,问题一旦变成‘运动的’‘纯理论的’‘与几何图样相关的’,就超出思维习惯了。
二次函数是从西牛贺州那边传过来的,一开始并未引起注意。对于神州仙人来说,西牛贺州简直不值一提,蛮荒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
压箱底了一百多年,十几年前才忽
我明明听得懂你每一个字,但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祖徽之沉默了一会儿,其实甘甜一开始拿出解答好的挂牌的时候他没反应过来。甘甜用了自己更熟悉的阿拉伯数字,以及通用数学符号,甚至表示点线的时候直接使用英文字母。
不过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在甘甜开始说明自己的答案的时候他就理解了。
没什么不能理解的,这个时候研究数术的,有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简写数字’和‘数学符号’。有的人还是一个学派统一用一种,有的人就是私人爱用什么就用什么了…而这种任性的还往往是特别厉害的那种!
大概是因为普遍没有找到最有效率的符号和数字,这个时候甚至纯文字都还很流行!在这种情况下,强行统一数字和符号也不太现实。
站在后来者的角度,觉得统一一个标准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经历这个时期的当事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反正研究这些的人都看得懂,何必要改呢?如果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凭什么用你的,不用我的?至少得出一个能服众的领军人,然后以诸侯会盟的方式开会商量,这才有可能统一一个标准。
而标准一旦定下,真的完成普及也需要不少时间呢!
甘甜在这道二次函数题中就连坐标系都和别人画风不同!
说出来可能有点儿难理解,但这个时候的坐标系确实很放飞自我,大概就是大家随便用的程度。
一般来说只有一个确定的‘x轴’,而且一些老派的人还不承认有负轴。
至于‘y轴’,则可以有,也可以无,有的话也可以自行决定和‘x轴’的角度。讲真的,现在夹角45°也挺流行的…虽说各种角度的坐标轴夹角没有谁比谁高贵的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本来就要构建不同夹角的坐标轴,但一般情况下难道不是统一一下会让很多题目少走很多弯路吗?
这又是一个后来者的误区了,后来者很容易知道什么是‘最终结果’,但身处其中的人却不一定能看穿趋势。而且就算看穿了,也得考虑当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如果时机不到,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也只能暂时放弃。
二次函数在初中阶段而言绝对是‘大魔王’,但在甘甜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她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啦!
纯粹以计算量来说,她其实不觉得其他同学一个都答不出…之所以都不会的样子,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类题,一下被砸懵了吧。
习惯了就会好。
甘甜这样想,是对,也是错。
大家确实第一次接触这类题,也确实被砸懵了,但不是习惯了就会好,或者说这个习惯的过程远比甘甜想象的要长很多。
关键的问题是,二次函数并不是发源于中原、土生土长的数术!
中原重数术,关于数术的思维有自己的一套,不管这一套思维如何,总之没有涉足‘几何’的意思。事实上,中原数术太‘实’了!这甚至是整个东胜神州的数术都有的问题,问题一旦变成‘运动的’‘纯理论的’‘与几何图样相关的’,就超出思维习惯了。
二次函数是从西牛贺州那边传过来的,一开始并未引起注意。对于神州仙人来说,西牛贺州简直不值一提,蛮荒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
压箱底了一百多年,十几年前才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