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混合四则运算难吗?真的不难!这大概是她上辈子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了。唔…也不能这么说,那些题目里数字都是三位数、四位数,二年级时学的是乘法表内乘除法,两位数的乘除法是三年级下学期的内容。

  所以这是三年级水平的题目!

  然而依旧是小学数学!

  但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在九岁左右,这个世界现在的数学水平又远不及甘甜上辈子,一群十二岁的孩子做三年级的题目至少不能说是纯送分。

  这个世界是有乘法口诀表的,被称之为‘小九九’,但没有打草稿时的‘竖式’——如果数字挺大的,那对于小孩子还真有些计算量。

  “考试还好吗…”周森森在张嘴的一瞬间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只能半路打住,露出与往常一样的温柔微笑【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呢.jpg“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仙府重视数术,诸多术法都需要学好数术才能施为,却不知道仙府如此重视…”王初平显然深受打击,他可没想到自己会在入学考的时候栽跟头。

  他倒不觉得自己能在这些功课上出类拔萃,他的天赋又不在这些上。不过他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自觉底子还是不错的。但是经过这一场考试,他再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了——他是一个很敏锐、很能体察人心的少年郎,可以说是非常早熟了。可这并没有改变他是个孩子的事实,所以就像每一个孩子一样,进入一个集体中肯定会在意成绩体系中自己所处的位置。

  现在又怎么能不懊恼、不惭愧呢!

  “其实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吧…”甘甜有话说话。

  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人总是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你觉得好的不一定真好,你觉得不好的也不见得就没有一个好结果。

  她想起了自己刚刚进初中的时候,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说实话,考试的时候她并不觉得题目有多难,班上其他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也这样觉得。但等到试卷发下来才发现大家考的都不理想,一个高分儿(满分或接近满分)都没有!

  再去检查试卷,发现自己错了很多不该错的题目,题目本身也并不难!

  那么是自己粗心了吗?甘甜觉得并不是。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或许会粗心,但早在年复一年的学习生涯中慢慢克服了。再者说了,一个人粗心大意还可以解释,大家约好了一起粗心大意算怎么回事儿?

  其实这是一种不适应,一种思维方式转型期带来的短时间混乱。

  表面上看,初中阶段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其实不难,并不会比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更有难度。但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强调‘思维’了!小学阶段解题方法归解题方法,其实是没有‘思维’的。

  至少甘甜自己就是初中开始才意识到了数学这个科目中整体的思维,并且开始习惯将数学抽象化。

  更容易理解一些,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常常是数一数、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不说幼儿园也会教这些,就算是小孩子的幼儿园都是混过去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建立了相应的常识了吧?

  但真去数习题册上一串珠子的数量,真的去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才发现原来可以有那么多错误!

  之所以会有这种偏差,也是思维习惯的不同!

  日常经验的特点是‘模糊’,‘大概是那样’‘差不多这样就可以了’‘应该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