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

  “等鉴证的来了会架信号接收器,到时候就有信号了,不过……”祈铭看看罗家楠不爽的表情,话锋一转,“要是现场有任何一张照片流传出去,你将会因涉嫌妨碍公务而被起诉。”

  罗家楠听了只想乐,行啊媳妇,长行市了,法条法规用的不错。

  在“鬼屋”里等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大队人马终于到来。得益于罗家楠上山时在树上留下的信号,他们没向导也没走冤枉路。没有尸体的现场,法医活儿不多,陈飞没再安排高仁过来,只让杜海威带了市局鉴证科的一队人上山。另外陈飞还得盯那边那个案发现场,分/身乏术,只好把吕袁桥和欧健发了过来跟着鉴证的一起勘验。

  等待期间祈铭已经完成了标准取样工作。杜海威他们进场,祈铭撤出去给无菌管贴标签,同时与杜海威沟通自己的专业看法:血迹呈泼溅形态而非喷溅形态,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撒的血,都不是在这动手放的;血量预估有四升左右,这差不多是一个普通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全部的血液了,可以说是受害者的血被放干了;但正常来说血被放干之前,人就会因缺血性休克而死亡,除非是被注射了抗凝血的药物,否则人一旦死了血液便会开始凝固,能放出这么多血显然不现实,所以可能这里不止一个人的血,具体还得看dna检测结果;假设不是一个人的血的话,加之此处距离之前那个骸骨挖掘现场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公里,考虑两起案子可能有关联。

  听完祈铭的话,杜海威没立刻给出任何赞成或否定的意见,而是先招呼手下人开始干活。木质地板上千疮百孔,为防人多给楼板踩塌,杜海威要求一次只能上来两个人。而他全程跟进,实际上一次只能上来一个,该干的干完再下去换另一个上来。活儿干的是奇慢无比,罗家楠坐屋门口台阶上一根接一根的抽烟,看见出来的赶紧拽住问问情况。

  事实上没什么值得关注的线索,根据祈铭的判断,这片血迹起码有五年以上的历史了。就像山坳里的那个现场,不管收集多少垃圾回去,有用的怕不是一个都没。再说比起山坳那边,这个现场干净的要命,除了几个可能是被风卷过来的塑料袋,一点人类活动的痕迹都没遗留。倒是有些脚印,不过看花纹应该都是拍视频那小子踩出来的。

  和罗家楠一样,杜海威对屋里那个相框很感兴趣。一般来说相框都是挂在墙上的,但这个,边缘用水泥进行了浇筑,死死的嵌在墙砖里。即便是孤悬于此近百年的时光,依然坚固。

  仔细观察了一阵相框周围的水泥封层,杜海威看着那平滑的边缘,忽然意识到什么不对,转身朝正在画现勘图的冯晔说:“去,把充电式手持冲击钻给我拿来。”

  冯晔一愣:“杜科,要冲击钻干嘛?”

  杜海威指指相框:“我要把它拆下来。”

  “……”

  冯晔心说这可真是剑走偏锋啊,卢处在的时候反复强调要保护现场,保护现场,结果这杜科,嘿,拆迁办出来的吧?

  正坐门口台阶上听潘逸飞口沫横飞的喷古今中外奇案,罗家楠眼瞅着冯晔拎了把冲击钻往楼上去,立马起身拦住:“拿这玩意干嘛?”

  冯晔眨巴眨巴那对儿睁着也跟睡着了差不多的细眼:“我们老大说要拆墙。”

  拆墙?罗家楠翻楞下眼,抄过冲击钻蹬蹬蹬上楼。躲开地板上的空洞,他走到杜海威身后问:“你没事闲的拆什么墙啊?”

  “这个相框不是原来就有的,是后来封上去的。”杜海威回过身,平静与他对视,“建国前的水泥大多依赖进口,以波特兰水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