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后续
��,原本的西兆三皇子,乃是顾瑾的挚友……

  这场反扑一直打到重伤昏迷的谢方寒苏醒,彼时镇北军已经连破了西兆五城,湛城军斩了大越两个大部落首领。

  而南境。

  年仅十五的晏琢清收到自家女帝姑姑的密信,第二日便单骑跨过晏粱两国战区界线,在梁国上万蓄势待发的□□手前,高举国书言,大晏女皇手书。

  梁驻军久久未动,在晏琢清说第三遍后才派了一位校尉出来接手,晏琢清人虽不大,气势十足,直言斥责梁国无信!

  梁军不敢妄动,晏琢清打马而归。

  大晏女皇手书两天后被送到顾瑾手中。

  已是梁皇的顾瑾缓缓展开,只见一字。

  “战”

  收到手书的第二日,西兆的消息传回,顾瑾看着“连破五城”这几个字,沉默的写下了一道圣旨。

  国书发出后的第五日,晏粱对峙边界线处,梁国大军集体后退五十里。

  这场突如起来的战事,终于落幕。

  战后,史官著记:“晏清一怒,兆破五城,越亡二首,梁退三舍!”

  后二十载,五国亦有交战。

  西兆大越始终不敌大晏,湛城军得“不败之军”的赞称。

  晏琢清南境领兵,前后击退梁国七次来犯,梁因主动启战,百姓怨声载道,古澜趁机发难,梁国元气大伤,再无出战之力。

  至此,战事休矣。

  天下皆定。

  ※※※※※※※※※※※※※※※※※※※※

  这是真的结局了。

  写的时候挺犹豫的,要不要写,都写谁,写到什么程度。

  最后的国战,也是一个交代吧。

  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样的果。

  人都会变的,像是顾瑾,坐上皇位后野心进一步的滋长。

  小谢是知道的,她就没指望“天下太平”。

  因为不可能太平,有人就会有争斗,为了权,为了钱,或是复仇,抱负,这是避免不了的。

  她所衡量的就是,值不值得。

  或者说小谢,鱼塘,瑜伽都是这么衡量的。

  打仗不是写一道圣旨,脑子里想一下就可以的,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打完之后的收尾更是繁杂多事。

  就像南境的那三座城。

  打了三年,就从富庶之地,变成了几乎是荒城。

  值得么?

  战略上来看是值得,但是对于百姓呢,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用这种代价来满足所谓的千秋霸业,鸿鹄之志,真的有意么?

  小谢觉得没有,她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诠释了什么是“以战止战”。

  这种认知,不仅仅是因为她接受过现代教育。

  也同样是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骨子里所带有的那份风度。

  p.s.

  还会有一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