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
  张平闻言,满脸颓丧的坐下来。

  两人焦急的等了一夜。

  天亮时,潘沃接到台里的电话,两分钟后挂断,烟头落地。

  张平忐忑询问:“怎、怎么样?”

  潘沃嘶哑着说:“台里让我们剪掉盛明安的重要镜头,他的算法过程、最后的成果,能剪就剪。那些内容,上面说暂时保密,过一段时间再放出。”

  张平眼前一黑,猛然腿软倒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他们先前故意拉踩盛明安,导致盛明安路人缘很差。

  现在镜头剪切,节目播出,只会导致观众和网友对盛明安的反感情绪达至顶峰。

  有些知道真相的现场观众看到后会不满,会质疑内幕,会上网澄清,和人撕逼,事情闹大。

  上头的人不会不管盛明安,到时一查网络流言、发公告澄清,到了可以放视频的时候再放出视频,真相大白!

  而被戏耍的观众的怒火自然而然要潘沃和张平来承认,甚至比他们此前设想的反噬情况糟糕一百倍!

  第16章 惊澜[03]

  津大电子工程研究所雷达实验室。

  经过彻夜不息的计算和同步实验论证新相位解缠算法和大气改正值算法确实提高了干涉sar形变测量的精度和工程化应用能力,可形成成套全新的技术和软件体系。

  一旦开发并推广应用,便可打破如今国际上以西方为首国家在insar领域的技术优势,完成我国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毫米级形变监测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沈老院士摘下眼镜感叹:“后生可畏。”

  吴顺德教授放下笔:“盛明安才高二,还是个未成年。他还年轻,他的未来不可限量!他在雷达工程的研究方向,将来肯定有不亚于我们的成就!”

  或许任何雷达工程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在研究相位解缠和大气改正值后获取不俗的成果,但不是任何一个未成年的、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和专业性指导的高中生能够获取如此惊人的成果!

  张群芳很遗憾:“为什么想不开去搞雷达?”

  吴教授沈老院士:“……”

  ***

  节目组通知第三期拍摄暂告一段落,还没有彻底结束,因为分成了上下两期。

  上期是雷达的仿真建模,下期仍与雷达相关,但具体内容没有提前告知,只是让选手们都回去等待,下周正式通知。

  以上是赵达私聊盛明安告诉他的。

  赵达建了个企鹅群把小组每个人都拉进去,包括陈惊璆。

  盛明安直接一觉睡到大中午,收到消息后回复一个句号表示收到,然后呼唤系统:“我还没通关?”

  系统:【宿主通过关卡后,黑科技程序自动加载下一关。请宿主耐心等待。】

  意思简洁明了,系统设置关卡还没有通过。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的insar形变监测技术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难题基本解决,结果也完美达到系统3d建模的要求。

  可是至今没能通过关卡,说明系统判定通关的条件不仅限于关键性技术的掌握和突破,很可能还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