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能得帝王青睐,身为嫔妃是不该退却的,理应投怀送抱,知情知趣才是。

  于是,她伸手环住他的腰,主动贴向他,如解语花一般,柔声细语道:“陛下在看谁,臣妾便是谁。”

  这真是一盆冷水迎头浇下。

  萧聿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他再不愿信,再不甘心,可翻滚叫嚣的浪潮终究还是化为一潭死水。

  理智也跟着归了位。

  阿菱不会这样同他说话。

  他喉结微动,松开了她的手,回坐到榻上,用掌心捂住脸,再度沉默。

  秦婈坐过去,咬了咬唇,道:“方才,可是臣妾失言了?”

  皇帝沉声道:“安置吧。”

  幔帐垂落,两人一同闭上了眼。

  ——

  永昌三十六年,冬月。

  这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晋王萧聿处理空印案留下的祸患立下大功,嘉宣帝便将他提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都察院正二品的官位,那可是朝廷的眼睛。

  成王和燕王对他越发忌惮。

  东直门,秦安酒楼。

  陆则与萧聿隔桌对弈,杨堤在一旁观局。

  这局棋下的很慢,颇有几分心不在焉。

  陆则蹙眉捏了捏手中的白子,斟酌半晌后落下,道:“殿下可是在想宿州改土归流之事?”

  萧聿点了下头。

  自永昌二十年起,大周陆续推行土司制度。

  所谓“土司制度”其实就是以“土官治土民”,朝廷承认个别地区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间接来管理这些地方。(1)

  可土司制度的弊病太多,这几年随着朝廷放权,当地土司权力越来越大,对内统治残暴不说,还会骚扰周边的汉民,故而有人提出了“改土归流”之策。

  一旦实行改土归流,就等于取消世袭制度,再度把权利交回朝廷手中。

  陆则道:“此事……殿下是如何想的?”

  萧聿不紧不慢道:“放了多年的权利想收回来,没那么容易,前两年印江县的惨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杨堤插话道:“可宿州的土司怎么着也比印江县那些人好管教,况且殿下此番是带兵去,想必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萧聿递给陆则一份名单,道:“言清,这两日都察院事多,我脱不开身,你替我去查下这两个人。”

  陆则低头看了看,道:“殿下放心,两日之内,我定把消息送到晋王府去。”

  提到晋王府,萧聿又是沉默。

  陆则揉了揉眉心,与杨堤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晋王殿下这沉默,不是因为朝中事,而是因为晋王妃。

  近几个月来,晋王和晋王妃虽不再如最初那般争执不休,但却有了几分桥归桥、路归路的架势。

  旁的不好说,但夫妻之间,沉默往往比争执更严重。

  杨堤犹豫半晌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