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太后有请
��点,便随意赏给她们几个,似进贡而来的罕物儿,也会分给她们。就说大食国的玫瑰香露,她这厢房之中也存了两瓶儿,只不过因着有些不舍得,这才未曾开封。
主子比之一般的妃嫔性情要良善的多,因着家教极好,所以根本不屑于为难于小小下人,平日里甚至说是有些体贴也不为过。对她、半夏以及辛夷三人,真真从未以奴婢视之。如此情景,半夏居然仍是背叛了贵妃娘娘,后者心灰意冷也是自然。
心下转过此番念头,白芍恨不得狠狠给自己一个耳光,她先前茫然的模样定然被主子瞧见了,若是主子再生出郁燥之情,便是她的错处了!
这厢白芍兀自后悔不跌,而那厢俞蕴之却是有些想念辛夷了。在关雎宫之中,只有辛夷是待她最好之人,只消是俞蕴之自己个儿的吩咐,辛夷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会顾及,只想要完成俞蕴之的想法。此番心意,俞蕴之也不是个眼瞎耳聋的,自然极为清楚。
算算日子,辛夷离宫也有近两年时候了。这两年之间,辛夷也成了人妇,嫁与楚河为妻。将开始楚河并不同意,后来辛夷以死相逼,且日日伺候在他身畔,拗了约莫半年时候,楚河才应下了婚事。
幸而在成婚之后,楚河的身子也渐渐有了好转,现如今虽说仍不能行走自如,但撑着拐杖也便不碍事了。距四叔所言,只消再将养上一年时候,便可与常人无异。
见着辛夷与楚河终于修成正果,俞蕴之心下也是不由升起了几分欣慰,她倒是想要把辛夷接入宫中,但此刻却还不是时候,辛夷现今已然怀孕六月有余,肚腹高耸,瞧着便有些瘆人,俞蕴之又哪儿敢将其接入禁宫这偌大的牢笼之中呢?
俞蕴之眼下便觉得自己好似个孤家寡人一般,和安是她的亲子,眼下养在公府之中,母子两个一直不能相认,便是她的报应罢!
凤眸之中现出一丝苦涩,俞蕴之兀自自八仙椅上站起身子,离开了正殿之中,回到寝殿之内。若是她未曾料错的话,再过不久她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毕竟以安太后的脾性,可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对她发难。
果不出俞蕴之所料,翌日清晨,她连早膳都未曾用完,便见着慈安宫的内侍堂而皇之的入了关雎宫膳堂之中,这位内侍是慈安宫的总管,如今年岁已过三十,面白无须,眉眼处透出一丝阴鸷,面上带着几分倨傲之意,声音之中颇为尖利,极为刺耳的道:“贵妃娘娘,太后娘娘有请,还望贵妃娘娘您莫要耽搁,现下便移步慈安宫中罢。”
听得此言,俞蕴之径直自袖笼中取出锦帕,不急不缓的拭了拭唇角,淡淡的问了一句:“不知母后寻本宫到底有何要事?还望公公提点一二。”
闻声,那内侍神色之中的鄙夷更浓,拿腔作调的道:“奴才也不清楚太后娘娘她老人家的心思,还请贵妃娘娘莫要再耽搁了,否则惹得太后娘娘动怒,事情便有些不妙了。”
将内侍所言收入耳中,俞蕴之与白芍对视一眼,将后者眸中的忧虑尽数收于眼底,挑了挑唇角,道:“既然是母后的吩咐,本宫哪儿敢不从?”
话落,俞蕴之便径直站起身子,带着白芍往慈安宫中赶去。
待入到慈安宫正殿之中时,俞蕴之方才发觉此处极为热闹。只见安太后落座于主位,其下手分别坐着原太妃以及严太妃,这二位当年也是极有分量的,都是四妃之位,眼下被请到此处,看来安太后真真是不欲容忍自己个儿了。
俞蕴之心下转过此番念头,面上却未曾升起半分波澜,只是冲着安太后、严太妃、原太妃三人一同行礼,余下例如冯蓁儿、付姝然以及郑禾如之辈,自然无需俞蕴之卑�
主子比之一般的妃嫔性情要良善的多,因着家教极好,所以根本不屑于为难于小小下人,平日里甚至说是有些体贴也不为过。对她、半夏以及辛夷三人,真真从未以奴婢视之。如此情景,半夏居然仍是背叛了贵妃娘娘,后者心灰意冷也是自然。
心下转过此番念头,白芍恨不得狠狠给自己一个耳光,她先前茫然的模样定然被主子瞧见了,若是主子再生出郁燥之情,便是她的错处了!
这厢白芍兀自后悔不跌,而那厢俞蕴之却是有些想念辛夷了。在关雎宫之中,只有辛夷是待她最好之人,只消是俞蕴之自己个儿的吩咐,辛夷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会顾及,只想要完成俞蕴之的想法。此番心意,俞蕴之也不是个眼瞎耳聋的,自然极为清楚。
算算日子,辛夷离宫也有近两年时候了。这两年之间,辛夷也成了人妇,嫁与楚河为妻。将开始楚河并不同意,后来辛夷以死相逼,且日日伺候在他身畔,拗了约莫半年时候,楚河才应下了婚事。
幸而在成婚之后,楚河的身子也渐渐有了好转,现如今虽说仍不能行走自如,但撑着拐杖也便不碍事了。距四叔所言,只消再将养上一年时候,便可与常人无异。
见着辛夷与楚河终于修成正果,俞蕴之心下也是不由升起了几分欣慰,她倒是想要把辛夷接入宫中,但此刻却还不是时候,辛夷现今已然怀孕六月有余,肚腹高耸,瞧着便有些瘆人,俞蕴之又哪儿敢将其接入禁宫这偌大的牢笼之中呢?
俞蕴之眼下便觉得自己好似个孤家寡人一般,和安是她的亲子,眼下养在公府之中,母子两个一直不能相认,便是她的报应罢!
凤眸之中现出一丝苦涩,俞蕴之兀自自八仙椅上站起身子,离开了正殿之中,回到寝殿之内。若是她未曾料错的话,再过不久她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毕竟以安太后的脾性,可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对她发难。
果不出俞蕴之所料,翌日清晨,她连早膳都未曾用完,便见着慈安宫的内侍堂而皇之的入了关雎宫膳堂之中,这位内侍是慈安宫的总管,如今年岁已过三十,面白无须,眉眼处透出一丝阴鸷,面上带着几分倨傲之意,声音之中颇为尖利,极为刺耳的道:“贵妃娘娘,太后娘娘有请,还望贵妃娘娘您莫要耽搁,现下便移步慈安宫中罢。”
听得此言,俞蕴之径直自袖笼中取出锦帕,不急不缓的拭了拭唇角,淡淡的问了一句:“不知母后寻本宫到底有何要事?还望公公提点一二。”
闻声,那内侍神色之中的鄙夷更浓,拿腔作调的道:“奴才也不清楚太后娘娘她老人家的心思,还请贵妃娘娘莫要再耽搁了,否则惹得太后娘娘动怒,事情便有些不妙了。”
将内侍所言收入耳中,俞蕴之与白芍对视一眼,将后者眸中的忧虑尽数收于眼底,挑了挑唇角,道:“既然是母后的吩咐,本宫哪儿敢不从?”
话落,俞蕴之便径直站起身子,带着白芍往慈安宫中赶去。
待入到慈安宫正殿之中时,俞蕴之方才发觉此处极为热闹。只见安太后落座于主位,其下手分别坐着原太妃以及严太妃,这二位当年也是极有分量的,都是四妃之位,眼下被请到此处,看来安太后真真是不欲容忍自己个儿了。
俞蕴之心下转过此番念头,面上却未曾升起半分波澜,只是冲着安太后、严太妃、原太妃三人一同行礼,余下例如冯蓁儿、付姝然以及郑禾如之辈,自然无需俞蕴之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