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告上公堂

  先让那些小女孩们,把基础打扎实再说。

  所以,倘若可以选择,她是真的不想去管西府的事。

  在她看来,人家分家也分了,西府三房的都在搬家了。

  说明或许有可能事情压根不是姑祖母想的那样。

  有的时候,想岔了也是正常的。

  可哪里知道,没过半个月,西府又因为分家的事给闹上了公堂。

  对,这次不是请族长,或者伯父姑母了。

  而是西府的三房把自己的两个兄长给告上了公堂。

  他告两个兄长讹骗母亲陪嫁……

  谢老太爷夫妇和纪谢氏做为当时的见证人,谢家族长和另外几个姓谢的族人做为当时的公证人也被请了过去当证人。

  本来纪谢氏是不想带谢若宁上公堂的。

  她是个很传统的人,觉得女子不应该入公堂。

  她是没办法。

  可谢若宁不同,她是可以不去的。

  一不是证人,二不是长辈,三也和她没关系。

  可谢若宁一来是对古代的公堂挺好奇的。

  二来,她表示,想去增长见识,万一将来有用得上呢?

  你想,她现在两个铺子生意也挺不错,万一有人想恶意竞争和她搞上公堂呢?

  虽然她的理由在纪谢氏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最后纪谢氏还是答应了下来。

  因此,谢若宁便假扮成小丫头跟着纪谢氏去了公堂。

  到了公堂之后听了双方的证供之后,她是真觉得对付像谢彦全这样的,真得谢彦诚这种人才行。

  应该说谢彦诚呢,早就挖坑给弟弟跳了。

  他的母亲偏心,他一向是知道的。

  没办法,他是长子,从小灌输的教育就不一样。

  可时间长了,心理也会不平衡,所以,他便开始慢慢布局了。

  袁氏这么多年当家下来,自然是从公中挖了不少来填补自己的嫁妆。

  这种手段都骗不了别人,更何况是在户部如鱼得水二十几年的谢彦诚了。

  他那时候就慢慢地给母亲灌输给让母亲给弟弟留家底的想法了。

  哪怕一开始袁氏年纪还轻些,不听,可时间长了,你说得多了,她也会觉得长子说得有道理。

  毕竟,小儿子有多少斤两,她会不知道?

  所以,那时候卖些嫁妆补贴小儿子的时候,其实是分两步的。

  比方说明明卖了那嫁妆,或者挪用公中的银子是一千两,账面呢,也是做了一千两。

  实际呢,扣下了五百两。

  把那五百两给了小儿子,扣下的那五百两则让长子去添置另外的庄子。

  那庄子呢,一直是有她的亲信在打理,老大不干涉。

  所以,她也很放心。

  十几年下来,她自己的嫁妆呢,为了帮衬小儿子呢,也卖得只有那么一二分养老的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