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三章 法子
因为之前所有的小孩子都是一起,姑娘们也是一起。
万一有些小孩子本身的抵抗力相对好,发病慢呢?
让大夫先把一次脉稳妥些。
虽说开点抵抗风寒这类的药是要花费一些银子。
可总比人病倒了吃药花费的银子少吧?
更何况,以现在东西两府的人手,也确实再也抽不起人来照料更多的病人了。
谢若宁在说这些方法的时候,总是会说请嫂子提点,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说得极为客气。
再者,她说的其中一点,还真的是戳中了唐氏的心。
她的两个儿子,和其中一个病倒的庶子玩得不错。
三个孩子常在一起玩。
那时候庶子病倒,她是第一时间隔开了几个孩子。
还在感慨,自己的孩子还好身体好些,没被传染上。
要不然,她哪里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再去分心照顾孩子啊。
而现在谢若宁的那几个方法,倒是让她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谢若宁提的那些,说穿了就是稳固大后方,别让更多的人病倒。
是从大家伙的利益出发。
至于唐氏,她首先是个母亲,其次才是当家主母。
所以,她觉得,借谢若宁的几个方法,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妥善安排。
比方说,让大夫来给大家伙把个脉,那么,倘若自己的孩子们也有“发烧”的迹象了呢?
那是不是可以单独关一个院落,然后专人照顾,伙食上提高一些?
这样,也不会被人传染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之前也说了,睡稻草上,实在是受不了,浑身难受发痒。
至于吃的,更加不用说,孩子们都是习惯致食物的人。
现在不是馒头加青菜豆腐汤,就是馒头加豆芽汤的。
别说孩子们受不了,她也受不了啊。
但是倘若答应了谢若宁的那些要求了呢?
她是嫡长孙媳,有些事是没办法的,无法避开。
除非是真的病得下不了chuang。
可是,倘若自己的孩子是“病人”呢?
那她还是可以操作一番的。
几个孩子之前玩一起,睡一起,大家也是看见的。
孩子更加容易生病,也是正常的。
因此,她当场就答应了谢若宁的那些要求。
还握着谢若宁的手表示感谢。
谢若宁自然是表示,也是受到唐氏的启发才想到的。
谢若宁还说,唐氏的人倘若有空,最好每天能够去巡视一番。
怎么说呢,她发现了,现在这批病倒的侄子侄女们都是庶出。
庶出的相对身体弱,她是理解的。
营养肯定无法和嫡出的相比嘛。
京城权贵人家也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