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妹妹
r />   其中一个是给自己的。

  自己其实不稀罕,谁想进哪儿去啊。

  可皇太孙说了,那好吧,去吧,反正也没人认识他。

  然后谢若宁还让自己写了欠条……

  特么滴,明明是你自己要出银子的,居然还好意思写欠条。

  说的时候,还说了,不收自己利息。

  还特地用一脸“表哥,我对你好吧,快点来谢谢我大方”的表情和自己说。

  还特地点明了京城现在的利息啥的是九出十三归……

  特么滴,你当你自己和京城放高利贷的是一伙的啊??

  这家伙太太太精明,太太太会做生意了。

  自己借了那两千五百两一是要还的,虽然没利益。

  至于第二,她还要自己向她保证,书面的那种,要保证她哥的安全……

  帮忙,兵营里肯定会有打伤擦伤,甚至刀伤的啊。

  你以为你是去渡假,是去玩啊?

  可偏偏祖母和皇太孙还真让自己签上了大名。

  皇太孙说,别让人家起疑了。

  说宁表妹是个聪明人,一次没想到,第二次第三次万一想到了呢?

  不过,现在想想,好像也是。

  她至少能把谢若慎的那心态拿捏得稳稳的。

  先说给了五千两,又说谢彦信给了举荐的名额。

  这名额,据他所知,也是可以明码标价的。

  国子监的学生吧,分几种。

  一种,就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去的,有真材实学的。

  另一种,就是完全靠银子买进去的,到时候有个名头,回家乡作威作福去。

  &21434&21437&32&29609&21543&23567&35828&32593&32&119&97&110&98&97&114&46&110&101&116&32&21434&21437&12290还有最后一种,则是花一定的银子,向人家国子监的先生,官员要名额。

  这种和第一种真材实学的,都是同一种先生教出来的。

  虽然先生会对你的要求放低些。

  可倘若你是真想学习的,还是不错的选择。

  将来先生给你的推荐机会其实也不会少。

  当然,倘若你不想学,只是单纯想渡金,也完全可以。

  先生不会来勉强你。

  价格会低些,但是你得有人脉。

  第一种和第三种这种有人脉的,将来做官的可能性自然是极大的。

  就看你在国子监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家里有多大的人脉。

  所以,当皇太孙提出给了这两名额的时候,其实人家五千两是不收的。

  两个换两个,很公平。

  本来他们就没想过要收皇太孙的银子。

  人家那是忠臣好么。

  而且文换武,人家表面上也过得去了,在同僚或者上司下属面前没啥破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