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现状
�多识广,可像谢彦信这一类款的是真没看见。

  别人是没意识到谢彦信的好,可董夫人毕竟也不是什么小姑娘了,自然知道像这种男人的难能可贵。

  通身的干净,儒雅气质就不谈了。

  正室死了这么多年,但凡他流露出一点娶妻的念头,估计早娶了。

  可人家为了三个子女,愣是没娶。

  倘若早年和妻子感情不好,估计也会有庶子庶女吧?

  可三个孩子都是嫡出。

  通房那是肯定有的,可是,这么多年来,通房也没生下一男半女,便能看出这个男子的心性了。

  不是人家通房不给力,是他不要。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也不谈什么情情爱爱,那是年轻小姑娘瞎想的。

  她们要的是稳定,要的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人,可以共渡余生的男人。

  看看人家对亡妻,对三个子女的态度,便可看出端倪来了。

  所以,她觉得,她可以帮着牵牵线。

  成功自然是最好,不成功,也无妨。

  反正她堂姐也说过,倘若有合适的,那再嫁也无妨。

  没合适的,反正有银子,有庄子,就继续靠住在娘家呗。

  她有个堂姐,丧偶在娘家小住。

  严格说来,也不算住娘家,反正手里有银子,把娘家隔壁的小宅子给买了下来,打通了罢了。

  和前夫生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

  当年前夫留下的财产和自己的陪嫁,她分作三份,两份给女儿当陪嫁,一份留给自己养老。

  所以,她是看得很开。

  董夫人则觉得像她堂姐这样的人,一个人过下半辈子,太可惜了。

  正好,这个谢老三人品也好,那么,和自家堂姐处处看呢?

  万一看对眼,也好过堂姐孤独地过下半辈子。

  想来谢若宁两姐妹也是不反对的吧?

  更何况,堂姐手里也有不少的银子。

  倘若两姑娘到时候陪嫁真有困难,她相信,堂姐也不建议补贴一二的。

  谢家长房某些人干的事,在京城,也不是啥秘密。

  谢若宁两姐妹哪里知道董夫人的这个想法。

  她们是觉得,万一谢若慎真被看中呢?

  所以,谢若宁便开始盘算起她们三房的家底来。

  之前她买的那些地,现在七七八八也放得差不多了。

  现在她手里只留下了七块地,其中有三块地都相邻,是不打算卖的。

  她是觉得,自己和姐姐哪天都嫁人了,可闲着的时候,或者老了,还是可以住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那么,陪嫁的庄子在一起,将来往来,是最最方便不过了。

  本来二人是没打算和谢若慎的靠这么近。

  这兄弟成了亲之后,往来毕竟和姐妹之间不同。

  不过,那时候谢彦则表示,还是三块地靠一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