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克妻
��办?

  帮两个女儿找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怎么办?

  在他看来,父母也没几年了,到时候分家,让儿子娶个贤良淑德的媳妇,来管家就行了。

  所以,谢若宁这么提了,他们父子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总得为眼前的着想,谢若敏的年纪摆在哪儿。

  此事,自然是瞒着谢若敏的。

  父子三人的操作方法是谢若宁跟着大伯母出去,先看看人家家境,长辈方面。

  她觉得和自家挺门当户对的,再来汇报给父亲和兄长。

  父亲和兄长去打听的同时,她也会叫何二去探听一遍。

  门路不一样,探听得来的消息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本身大伯母身为当家太太,一个月出去拜访别人的机会也不算多,平均一个月两到三次的样子。

  再加上有些门第太高,家境太过宽裕的,谢若宁觉得,也没必要高攀。

  所以,一年多下来,也就五位公子的母亲和姐妹入了她的眼。

  观其母和其姐妹,便大概能知道那位公子的为人。

  特别是像谢若宁现在这样不会说话的。

  有些人便会误以为她也是聋的。

  聋哑聋哑,总是合在一起说的不是?

  所以,有些人总会当着她的面说一些是非,或者比较难听的。

  反正她们以为她听不到,哪怕听到了,人家也不怕。

  谢若宁也只会冲人家眨巴眨巴眼睛,冲人家笑罢了。

  在那五位公子人家里,谢若宁本人是最最满意那位姓孔的人家。

  主要是觉得人家的母亲特别的知书识礼,宽厚温和,待人亲切诚恳。

  真嫁人了,能有个宽厚的婆婆,那小日子过得是真心要舒服很多的。

  那位孔公子虽然是小儿子,但是之前谢若宁见过一次,长相礼节方面没啥问题。

  而人品方面就要靠谢若慎去接触了。

  谢彦信也好,谢若慎也好,都对这个孔公子比较感冒。

  谢若慎的意思是,孔家的家门确实不错。

  据说人家还是孔圣人的后代,虽说是旁枝中的旁枝。

  和曲阜的嫡宗差远了,不过,门家极为不错。

  用谢彦信的原话是,人家当家人的官声也不错,人品也好。

  就是孔公子这人吧,八字不太好,克妻。

  谢若宁是不信这玩意儿的。

  可偏偏谢氏父子信。

  谢若慎还找了真凭实据过来。

  比方说,那孔公子还只有一周岁的时候,家里便给他订了娃娃亲,门当户对。

  那女娃本来长得也挺结实的。

  哪里知道,订完没两个月,夭折了。

  这年头,孩子夭折挺多的,双方都没多想。

  等孔公子过了十三岁,家里又开始相看起来。

  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