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朝奏
的性格已然养成,对任何人都不能全然信任,都有所保留的性格已然定型,连枕边的徐敏都不知晓的事情,他又怎么可能告诉更多的人呢?
“王昌勇等人得令之后,一直蛰伏,直到五年前,才有人拿着履亲王留下的信物和口令与他们见面,得了他们的效忠。”李煜炜的声音依旧平静,他抬眼看着晋安帝,声音清晰的道:“那个人就是博郡王李悭炆!”
博郡王?博郡王居然接手了履亲王留下来的势力?满朝文武再次哗然,而安郡王等人愕然的同时心里却升起一种“这就对了”的感觉,似乎好像没那么意外?他既然能往各府安插那么多的钉子,既然能在背后算计兄弟却还被当成好人,那么他明面上恭顺,暗地里却和那个与突厥勾结试图谋逆的履亲王有关联似乎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他们的视线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博郡王的脸上,眼中的情绪不一,但都带了一种,那就是“你这次死定了!”
“不,父皇,这是诬蔑!”噗通一声响,却是博郡王用力的跪了下去,他不能也不敢让李煜炜再说下去了,他不知道李煜炜是否抓获了自己派出去的人,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拷问出来,他正准备召集这四个千户以及他们手下的兵丁进京谋大事,但是他却知道李煜炜再说下去的话,他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污蔑?老六为什么偏偏污蔑你?你有什么值得老六冒着被揭穿的危险污蔑的吗?”晋安帝冷笑一声,知道博郡王居然上了履亲王的船,接手了履亲王留下来的人手之后,他就当自己没这个儿子了。一串质问之后,他没有听博郡王辩解的意思,直接道:“老六,你接着说,朕听着!”
“是,父皇!”李煜炜应声,道:“五年前与博郡王李悭炆接头之后,每年博郡王李悭炆都会让人与他们碰面,每次碰面之后除了令他们继续蛰伏以待时机之外,还会给他们钱财。让他们养兵。在他们所在的卫所之中。王昌勇等人是过得最滋润的,他们所辖的军户也是过得最富足的,为此,王昌勇等人在卫所。尤其是在他们属下的心目之中颇有威信。无论他们下何命令。莫不敢从。此次儿臣等前往惠州等地,恰逢王昌勇的人集聚手下兵勇,准备赶赴京城。听从博郡王李悭炆调令。”
朝臣再一次哗然,召集兵勇赶赴京城?博郡王这是想做什么?这么多人兵变显然是不可能的,逼宫也不现实,他到底想做什么?
“信口雌黄!”博郡王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他顾不得插话会令晋安帝发怒,驳斥道:“父皇莫听小人之言?区区几个千户,区区四五千人,就算能够掩人耳目到了京城,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啊?父皇,儿臣与六弟口中的王昌勇人等根本就不相识,更不会做这种无脑之事,还请父皇明察!”
“老六,你继续说!”晋安帝冷冷的看着博郡王,这一次,他连和博郡王多说一句话的心情都没有了,都到了这个地步,他还不肯认罪吗?他以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老六能当着众朝臣的面将此事揭开吗?他难道就不会用脑子好好的想想吗?
“是,父皇!”李煜炜应声,道:“与王昌勇等人一共被擒获的还有几个自称是博郡王府的侍卫,经查明,几人所言无误,确实是博郡王府登记在册的侍卫。他们与王昌勇等人供出,博郡王召集他们进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夜色进京城,将安郡王府、会郡王府、毅郡王府以及明郡王府上下尽数绞杀。外城,内城均有博郡王李悭炆安排好的人,会在约定时间放他们进京,更会在事成之后放他们出城。为了令他们听命行事,博郡王李悭炆还许诺,无论事成与否,都会给他们二十万两现银。王昌勇等人说,他们原本不愿铤而走险,但博郡王手上捏有他们的把柄,又用黄白之物相诱,他们只能听命行事。”
“二十万年现银,四个千户就是八十万两
“王昌勇等人得令之后,一直蛰伏,直到五年前,才有人拿着履亲王留下的信物和口令与他们见面,得了他们的效忠。”李煜炜的声音依旧平静,他抬眼看着晋安帝,声音清晰的道:“那个人就是博郡王李悭炆!”
博郡王?博郡王居然接手了履亲王留下来的势力?满朝文武再次哗然,而安郡王等人愕然的同时心里却升起一种“这就对了”的感觉,似乎好像没那么意外?他既然能往各府安插那么多的钉子,既然能在背后算计兄弟却还被当成好人,那么他明面上恭顺,暗地里却和那个与突厥勾结试图谋逆的履亲王有关联似乎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他们的视线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博郡王的脸上,眼中的情绪不一,但都带了一种,那就是“你这次死定了!”
“不,父皇,这是诬蔑!”噗通一声响,却是博郡王用力的跪了下去,他不能也不敢让李煜炜再说下去了,他不知道李煜炜是否抓获了自己派出去的人,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拷问出来,他正准备召集这四个千户以及他们手下的兵丁进京谋大事,但是他却知道李煜炜再说下去的话,他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污蔑?老六为什么偏偏污蔑你?你有什么值得老六冒着被揭穿的危险污蔑的吗?”晋安帝冷笑一声,知道博郡王居然上了履亲王的船,接手了履亲王留下来的人手之后,他就当自己没这个儿子了。一串质问之后,他没有听博郡王辩解的意思,直接道:“老六,你接着说,朕听着!”
“是,父皇!”李煜炜应声,道:“五年前与博郡王李悭炆接头之后,每年博郡王李悭炆都会让人与他们碰面,每次碰面之后除了令他们继续蛰伏以待时机之外,还会给他们钱财。让他们养兵。在他们所在的卫所之中。王昌勇等人是过得最滋润的,他们所辖的军户也是过得最富足的,为此,王昌勇等人在卫所。尤其是在他们属下的心目之中颇有威信。无论他们下何命令。莫不敢从。此次儿臣等前往惠州等地,恰逢王昌勇的人集聚手下兵勇,准备赶赴京城。听从博郡王李悭炆调令。”
朝臣再一次哗然,召集兵勇赶赴京城?博郡王这是想做什么?这么多人兵变显然是不可能的,逼宫也不现实,他到底想做什么?
“信口雌黄!”博郡王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他顾不得插话会令晋安帝发怒,驳斥道:“父皇莫听小人之言?区区几个千户,区区四五千人,就算能够掩人耳目到了京城,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啊?父皇,儿臣与六弟口中的王昌勇人等根本就不相识,更不会做这种无脑之事,还请父皇明察!”
“老六,你继续说!”晋安帝冷冷的看着博郡王,这一次,他连和博郡王多说一句话的心情都没有了,都到了这个地步,他还不肯认罪吗?他以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老六能当着众朝臣的面将此事揭开吗?他难道就不会用脑子好好的想想吗?
“是,父皇!”李煜炜应声,道:“与王昌勇等人一共被擒获的还有几个自称是博郡王府的侍卫,经查明,几人所言无误,确实是博郡王府登记在册的侍卫。他们与王昌勇等人供出,博郡王召集他们进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夜色进京城,将安郡王府、会郡王府、毅郡王府以及明郡王府上下尽数绞杀。外城,内城均有博郡王李悭炆安排好的人,会在约定时间放他们进京,更会在事成之后放他们出城。为了令他们听命行事,博郡王李悭炆还许诺,无论事成与否,都会给他们二十万两现银。王昌勇等人说,他们原本不愿铤而走险,但博郡王手上捏有他们的把柄,又用黄白之物相诱,他们只能听命行事。”
“二十万年现银,四个千户就是八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