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1129节
p; “这奖也就那么回事。

  放在国内还有人愿意承认,放到国外啊,没几个国家认,咱们国家的文明体系终究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文化方面也是隔阂颇多啊。

  算了,说这些也没用。

  小姑娘你是得了什么提名啊?

  还是说跟着谁过来凑热闹的?”

  木仓理习惯性的吐槽了两句。

  便问起了乔木的身份。

  想知道她是过来正经参加这次颁奖的人员,还是说跟着别人过来凑热闹,要是真得到了什么提名的话,那就得夸江山代有才人出了。

  “老先生,我是得了提名来的。

  就是最佳长篇文学奖提名。”

  老人家诚心诚意的发问了。

  她也不能拒绝不是。

  因此自然是诚实的说了出来。

  听到这,木仓理更感兴趣了:

  “最佳长篇文学奖提名,这个奖可不得了啊,让我想想,今年最佳长篇文学奖提名总共有十本,好像听说有本是个很年轻小姑娘写的。

  哦,对了……

  《下乡岁月》是你写的吧?。

  可看着不像啊,小姑娘你看着是真不太像经历过下乡时代的人。

  可要是没经历过的话。

  又怎么会写的那么真实呢?”

  相关提名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通过木盾文学奖的专属木盾文学月刊上面刊登过了,如果文学界一些长辈感觉好奇的话,那也是可以看到作品所对应的人的,虽然资料不会很详细,但基础资料都有。

  比如说姓名年龄之类的内容。

  所以,木仓理此时猜出乔木的提名作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老先生,有些事不需要亲自经历过,多问问些人不就有素材了?

  我若是要写战争年间事,难不成还要亲自去打过仗,我要是写谋害别人的事,总不能亲自去害些人再写吧,文学,本来不就是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再创作吗?”

  原身是没当过知青,因为那时候她年纪还小,但是乔木可经历过不止一次,不过她也不能这么跟别人说,所以只能用寻访素材解释。

  而且这么解释也算合理。

  知青回城才十几年,大部分都还活得好好的,只要想找,轻轻松松就能找到一批知青并且询问下。

  “说的也对,是我冒昧了。

  咱们快走吧,再拖下去。

  颁奖典礼恐怕就得开始了。”

  木仓理也知道自己刚刚的询问实在是有些不客气,所以赶忙抱歉了番后,便岔开话题,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