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2
�长,没过半小时便抵达目的地。一下车,一座外形相当华丽的奶白色巴洛克三层教堂建筑率先映入众人眼帘。“教堂”占地不大,且位置比较隐蔽,旁边紧挨着泰晤士河,隐约可以听见码头渡轮传来的悠远汽笛声。

  英方迎宾大臣是伦敦市长的特别代表logan先生,也是伦敦市政府的高级文官。logan随行带着四名官员,处处接待有礼,两方人员相谈甚欢,整场晚宴并不拘束,聊得非常轻松。到后来大家根据各自关注的领域不同,有区分的和英方人员开起了小会沟通,没过半小时餐桌上就只剩下了两三个人,其他的都散落在餐厅各处,互相交流着各自的内容。

  随行译员在此之前已经提前做了分配,薛眠被指派给了负责教育条线的专家王得铭教授。王教授今年六十有七,长途跋涉的飞行让他身体略感不适,而他说这种场合不便请假,所以硬撑着从酒店过来参加晚宴。这会儿老先生脸色稍微有些不济,但精神头很好,一直在与英方负责教育的官员evan做着密切的交流。

  王教授投身教育事业已经四十余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发展。同时其本人也在大学担任授课教授,常年坚持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其间一共带出近千名优秀硕士博士,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投入了其毕生精力,可谓诲人不倦,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这次考察团邀请王教授同行,就是想到英国取取经,一方面学习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先进教育经验,另一方面也想牵线搭桥做个媒,看是否能让诸如牛津、剑桥等国际一流大学与国内大学进行合作交流,促进双方往来学习,提升国内大学整体水平,也为中华文化更加走出国门打下一定的基础。

  薛眠陪王教授与evan做着密切的交流,期间老教授兴致勃勃,话题从英国工业革命聊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从中国汉唐盛世谈到故宫馆藏国宝,想到什么就聊什么,薛眠一边做着笔记,一边清晰迅速的给两方充当着沟通的桥梁。

  欧洲司的梁主任和合作司的杭参赞不时在各处小会谈间来回穿梭,碰到有需要指导的就加入进去聊上一会儿。

  “王教授一直冲在国内教育第一线,您的发言已经能代表大部分教育从业者的心声了。”梁云笑着摆了摆手,对王教授的聊天邀请婉拒道:“我们在您面前都是小辈,哪能班门弄斧。不过政策上的问题我倒是可以给您一些参考,但这个不急于一时,留到后面几天您参观完英方的学校后我们再行探讨。”

  “那就先谢谢梁主任了,”王教授笑着拱了拱手,做了个中国传统的抱手礼:“回头我肯定要找时间单独麻烦您的,有劳有劳。”

  这厢接风晚宴变成了分组聊天,两方人员收获颇丰,一席饭吃得非常开心,直到九点多才散。

  次日开始,团队的行程安排基本上就是分队进行了,比如教育的、农业的、工业的,各自都有自己要见的人和要跑的地。薛眠跟着王教授一组,一早坐上了前往伦敦大学学院的接驳车,准备跟那里的接待人员碰头。

  伦敦大学学院创立于1826年,在最新一轮的世界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是享誉世界的综合研究型大学,被誉为英国金三角名校,属于g5超级精英大学中的一员。

  学校光听名字和头衔就已经觉得气派非常,而等真正到了地方才发现的确是所庄重大气、气派辉煌的综合教育基地。一座座如城堡皇宫一样的连排高大建筑,无不洋溢着浓重的欧式古典风情与韵味。巴洛克风的圆形穹顶,乳白色或铁血红色的建筑外墙,成片成片的碧绿草地,清澈的园中湖,还有来往穿行于林荫道上的各种肤色与面孔的学生。

  负责带路并做介绍的是学院外事中心